义 正
思想解放,不等于胡思乱想,更不等于行为放纵;价值多元,不是价值扭曲,更不是价值沦落
近日媒体报道,四川成都林丽(化名)为了把父亲的户口从老家迁到成都,以办理成都的社保,竟作出一个荒唐的决定:与自己的亲生父亲登记结婚!并如愿以偿地从民政局拿到了结婚证。
近年来,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钻法律、政策的空子,办理假结婚、假离婚的事件层出不穷。早几年,一些人为了买二套房、三套房,就曾上演过一批“离婚潮”;而四川宜宾一男子为多拿拆迁费竟与妻子离婚、与丈母娘结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利益不惜践踏道德伦理,这种事,无论如何都让人感到脸红。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许多网友以及媒体反而对林丽此举给予同情。在他们看来,是现行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酿造了父女结婚的人伦荒诞剧。也许,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最简单道理,即,道德底线和伦理纲常是不能践踏的。现实中,比林丽及其父母生活更加艰辛、更加困难的人有的是,难道他们也可以不顾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胡作非为吗?制度缺陷归制度缺陷,道德、人性归道德、人性,不可混为一谈。
由此笔者联想到东莞扫黄引起的类似声音。打击卖淫嫖娼、取缔色情场所,本是善政良举,然而却同样招来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有的以“同情弱者”“顺应市场”“选择自由”之名对扫黄行动极尽调侃、冷嘲热讽;有的无视法治常识、罔顾社会良知,公然唱起“嫖娼有理、色情无罪”之类的反调。如此黑白不分,让人心寒!
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中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利益的多元,不同社会群体自然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国家活力的源泉。然而,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在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的同时,也必须有一些起码的底线、基本的共识、普遍的价值。思想解放,不等于胡思乱想,更不等于行为放纵;价值多元,不是价值扭曲,更不是价值沦落。
任何社会和制度总不会十全十美,人的一生也可能会有很多无奈和艰辛,但无论如何,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践踏人性伦理的借口,作为旁观者,纵然我们再富有同情心,也不可滥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