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辽宁:平安建设抓好“重点”长治久安

2014-02-17 17:03: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辽宁法制报 

  当前,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问题青少年、留守儿童及服刑劳教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员是诱发违法犯罪和社会矛盾高发的重点群体。

  一直以来,辽宁省把上述群体作为开展平安建设工作的重点,及时确立了统筹管理、综合施治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制度化排查、规范化服务、亲情化管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推动了我省综治工作的长治久安。

  经验

  铁岭市清河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铁岭市清河区致力于解决重点人群在就业、就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行人性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通过积极开展关爱行动,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法制、道德、形势、政策教育,针对具体情况,分别实施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导航行动,无业闲散青少年关怀行动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助行动。开展生活救助,为符合条件的315名刑释解教人员、被辞退民办教师等人员落实办理了低保、失业保险或提供了社会救济金、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建立亲情热线,方便留守子女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开展一名教师联系一名留守儿童活动,为94名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了联系帮扶档案。开展对15名“问题”学生的帮扶行动,帮助其纠正不良行为。组织各级干部开展对109名农村留守子女、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人员的“一对一”帮扶,对198名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开展就业扶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由财政补贴,在重点人群职业技能培训、就业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清河区还将服务与维权相结合,将维权服务纳入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加强148法律服务专线等平台建设,拓展维权服务覆盖领域,健全完善联动机制,积极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的咨询和服务,做到服务与维权并重,及时维护其合法权益。

  每个月,清河区都会开展一次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无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重点上访人等集中排查行动。通过排查,摸清重点人群基本情况,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范围,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心中有数”。针对一定时期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特点,开展重点人群的专项排查行动,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依托公安、信访、司法、教育、共青团、卫生、民政等方面的资源,分别建立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肇祸肇事精神病人、吸毒人员、重点信访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留守子女、无业闲散青少年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库。要求基层干部结合日常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人群开展经常性、全面性走访,及时掌握动向,由相关单位及时对人员变动情况进行更新,确保数据准确、及时、有效,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方便。

  2013年,由清河区重点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指导全区重点人口管理工作,强化了区、乡、村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置、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刑释解教社区矫正等各个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能。在全区建立区、乡、村三级对重点群体管理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完善的组织网络。

  同时,每季度开展一次针对治安高危人群的治安形势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治安防控的意见和措施。认真落实管控制度,实行分层次、等级化管理,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进行重点管理,建立定期考察制度。

  为了落实管理人员,清河区共招聘了120名社区矫正、社区禁毒、流动人口管理协管员;在农村基层选聘了205名综治协管员,协助重点人群管理;区政法部门联合下发了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办法,为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建立了动态管控档案。

  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社区矫正因人施教

  目前,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共有社区矫正人员21名,大川头司法所要求每位社区矫正人员都严格遵守周电话报到、月见面制度及月思想汇报制度、月公益劳动制度,让他们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和做一个诚实信用守法公民的观念。

  大川头司法所为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发放生活用品

  利用每个月学习的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针对社会一些热点难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大家汇报这一个月当中的思想及转变,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交流和访谈,得知李某因意外交通肇事造成经济困难,再加上其妻子的离开,李某产生轻生念头,当得知李某连种子化肥都买不起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纷纷向李某捐款捐物,连本身就有病、其妻子在家卧床不起的孙某也拿出了50元钱,孙某说能帮助别人是很快乐的事情。

  社区矫正人员彭某藐视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不以为然,每次学习都来晚,甚至想叫亲属来顶替。针对这样的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首先和他讲法律,让他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将每月一次的讲法改为每天讲法,他忙时就送法到他家,在送法谈心中了解到他在养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与有关专家和有关部门沟通。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彭某由一个法律知识淡薄的人转变为熟知法律知识的“大拿”,成为一位优秀的普法宣传员。每一次社区矫正大会他都积极发言,并言传身教。在他的带动下,社区矫正人员杨某也发展了养牛业,每年都有近百万的收入。安置两名社区矫正人员到他的养牛场上班,为社区矫正人员捐款捐物十万余元,帮助失学儿童并捐助一名学生上高中的全部学费,为农民举办养牛培训班五十多次,带动周边地区养牛业的发展,既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又解决劳动就业,成为为国家创税近百万的千万身价老板。

  此外,对那些“三无”人员,大川头司法所在帮助其落实山林土地后,帮助其安排工作,让其有班可上,有业可就,有饭可吃,不至于流入社会。通过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帮助,大川头村郭某贷款3000元承包了果园,现在果园已硕果累累,仅寒富苹果这一项,每年都有一笔可观收入。孙某贷款5000元干起了豆腐房,他家的豆腐在大川头镇家喻户晓,不少无业人员到他那里去拜师学艺,孙某不但解决了6个人的就业,还为自己增加了收益,实现了经济与名誉的双丰收。新丰村宋某贷款50000元买了货车,搞起了木材生意,现在生意很是红火。孙某贷款30000元买了货车,搞起了长途运输,现在已娶妻生子,生活奔小康了。

  2014年春节前后,大川头司法所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联合镇政府、村委会开展了一系列“暖人心”活动,取得实效。

  春节前夕,大川头司法所先后对全镇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家庭走访,了解和掌握家境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并号召镇机关干部进行爱心捐助。为5名生活困难的社区服刑人员发放了床单、大米等生活用品,并鼓励他们端正思想、服从管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新生活。受到捐助的社区服刑人员十分感动,表示一定会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以感恩的心和实际行动回报党和政府的关怀。

  姜某是大川头镇大川头村的村民,因诈骗罪被判入狱十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春节前夕,姜某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家人也渴望与他见上一面。司法所得知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和沈阳市第二监狱取得联系,把爱心带进高墙,送到监狱。慰问中,司法所和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姜某的身体及改造情况,并让他安心改造,家庭生活中的难题会尽量予以协调。得到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妻儿的关爱,姜某表示一定会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我们就是想让每位社区矫正人员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社区矫正大家庭’中,早日找到自己,早日回归社会,融入社会。”大川头司法所所长陈文姝说。

  感动瞬间

  监狱门口的感人一幕

  大川头司法所到监狱慰问

  1月22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司法所接到了监狱的电话,大川头镇村民周某即将刑满释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川头镇的刑释解教人员都会被大川头司法所所长陈文姝亲自接回家。

  1月27日一大早,陈文姝和司机开着车前往周某服刑的监狱,同车的还有周某的妹妹小雯(化名)。接到监狱的电话后,陈文姝联系了周某的家人,得知周某的父母在他服刑后便一病不起,这么多年来都由妹妹小雯照顾,小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四处奔波,到现在还都没有结婚,小雯坦言:“这么多年了,我都还在埋怨我哥。”

  起初,当陈文姝告诉小雯,她的哥哥周某将要刑满释放,希望她作为他的家人,可以和她一起去接哥哥回家时,小雯的第一反应是:“我不想去!”随后,陈文姝了解到,小雯因为对哥哥的怨恨,并不希望看见哥哥周某,所以早前有人告诉她周某将刑满释放的消息,她就当没听过。

  从大川头镇到监狱,开车要4个多小时,小雯说:“我哥服刑后,我就去看过一次,我知道他想我们,但是心里就是接受不了他。”在得知小雯对哥哥周某的怨恨后,陈文姝对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并表示会帮助周某以后的生活,决不让他再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监狱门口,小雯显得很紧张,四年没有见过哥哥,她不知道该和他说些什么,陈文姝细声安慰着小雯,这时,监狱的铁门开了,一个男子走出来,正是小雯的哥哥周某。

  周某看见小雯明显很激动,却没发出声音,小雯主动走上前,接过周某手里的行李包,轻声说了一句:“哥!”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周某却因为这熟悉的声音热泪盈眶。

  陈文姝告诉记者,陪着家属去接大川头镇的刑释解教人员,已成为她分内的一项工作,“我就是想让他们从走出监狱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温暖。”(辽宁法制报)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辽宁沈阳元宵节多项事故“零”发生
·辽宁高院召开2014年工作筹划“务虚会”
·辽宁大连:民警执法不规范即日起可网上投诉
·辽宁铁岭:民生工程怎么干百姓说了算
·辽宁高院召开2014年工作筹划“务虚会”
·[视频]辽宁:灯会游客多 消防保安全

·[视频]辽宁:灯会游客多 消防保安全
·辽宁全省送温暖送出2.3亿“红包”
·辽宁沈阳:大排查禁绝“黄赌”
·辽宁丹东:法官"入戏"创新廉政警示教育形式
·辽宁东港检察院:召开青年干警励志座谈会
·辽宁:对监管工作重视达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