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钟哲
中央禁令让不少官员缩回了贪腐之手,但贪腐在一些地方依然以更难察觉的形式存在,要肃清贪腐,还需围绕加减乘除做好文章。
“中央这两年的禁令的确使不少官员战战兢兢,不敢再受贿,行贿者也收敛了不少,但在个别地方,这种现象没有杜绝,而是以更隐蔽的方式存在,外人更难察觉。”这是浙江杭州建筑行业一家企业主刘成(化名)向南方都市报记者讲述的内容。
企业主向记者倾诉,这和爆料区别不大,而敢于将“秘密”和盘托出,说明他也对行贿很是无奈。果然刘成表示:“我们也很反感这种方式,一年拿出去上百万元也心疼啊。但是没有找到其他合适的路子。”他希望国家能加大反腐力度,社会按照规矩办事,不再需要托人和求人。
刘成爆料透露出两个毋庸置疑的信息:第一,尽管中央反腐力度空前加大,各项禁令密集出台,但新的腐败方式继续存在于当前经济生活领域,以改头换面的策略延续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丑行。第二,如果不对这些新的“行贿策”见招拆招,不仅不能改变扭曲的社会风气、形成正常的办事规则,还可能蚕食掉已经取得的反腐成果、毁掉来之不易的好形势。
如何应对这种现状呢?笔者以为可围绕“加减乘除”这四个字做文章——
所谓加,就是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决不轻言收兵,不给腐败分子任何减压缓冲的机会;同时增加反腐办法,针对吃饭到农家别墅、娱乐豪华泡澡、送礼给高档衣服等新的腐败形式,创新预防措施。真正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所谓减,就是减少权利集中,让绝对权力变成相对权力,而且让权力运行尽量透明。当任何一个关键环节都成了集体决策而非一人拍板武断的时候,行贿者就找不到猎获的目标。
所谓乘,就是要对顶风违纪、爱搞小动作小伎俩、并以为自己绝顶聪明的人进行严厉的惩处。这些人就像是冥顽不化的石头,缺失更大的打击,自然不会自己粉碎。
所谓除,就是分担反腐重担,不唯纪检部门,还有群众,甚至行贿者也要清楚自己行贿的危害和维护正常经济秩序的担当,不能总有“无奈感”,还应要有“责任感”。
常识告诉我们,“你知我知”的秘密根本都是靠不住的。民谚“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以看成是一个真理。所以,那些铤而走险,以为不会败露不会翻船的官员应该猛醒过来。想想那些泪流满面、后悔莫及的坠下马来的贪官,哪一个不曾有过侥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