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搬迁任务,76.6万平方米内的1.3万户居民平安搬入了盼望已久的新居。在整个搬迁过程中,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分局全力维护治安秩序、服务辖区百姓,实现了警情发案“零上升”、拆迁现场“零事故”、交通秩序“零混乱”。
“点线面”结合,打造立体式防控网
为了精确掌握北梁地区的具体情况,给安保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包头市公安局东河分局在做好人员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时,提早进行矛盾纠纷的摸排化解工作。北梁地区的6个派出所从2013年3月25日开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入户走访调查。
2013年10月,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第一阶段搬迁工作正式开始后,东河分局党委提出“构建立体式防控网”。
东河分局把棚改指挥部、棚改征迁选房大厅等10个部位作为重点,把三官庙社区至先明窑子村东西路等3条路作为连接线。在这些点、线上,分局投入警力200余名,24小时开展巡逻防控。白天,侧重维护各办事大厅的秩序和拆迁现场的安全;晚上,则将警力主要投放在各重点线路、重点地段,对“两抢一盗”等案件开展防范、打击,对各类进出搬迁区的闲散人员和车辆严加监管。
在面上,东河分局建成了北梁安保指挥大厅,通过84个高清摄像头,对北梁地区进行视频监控。
与立体防控相配合,东河分局还组建了一支50人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分队,不定期开展集结演习。
一警多能,全力打好安保攻坚战
“流浪狗越来越多,我差点被咬了。”2013年11月中旬,一名群众找到巡逻民警反映情况,民警立即将此情况汇报到安保指挥小组。第二天9时,新鲜出炉的“820”安保工作专报就给出了解决方案:分局抽调10名民警专门负责流浪犬治理工作。截至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共有1399只流浪犬被安置在包头市犬类留检所。
“820”是指东河分局在每天8时20分,由局长和各警种负责人参加的例会。在100天的安保攻坚战中,这个例会没有间断过一天。会上当场研究解决每天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保证“今天的困难决不留给明天”。9时会议一结束,解决办法就会以专报的形式发送到各个警种。
同时,分局还成立了由巡警、交警、消防等警种组成的联合巡防队,每天巡逻18个小时,负责打防犯罪、消防检查、矛盾化解等工作。巡防时,联合巡防队队员还随身携带着灭火器和灭火锹,做好处理各类突发状况的准备。“我们全都经过培训,人人都能熟练使用灭火器和灭火锹。”东河分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张杰说,“这次安保时间跨度大、任务重,必须要做到一警多能。”
搬迁过程中,联合巡防队成功参与扑灭各类火情110余起,实现了北梁地区火灾“零伤亡”的安保目标。
贴心服务,只为群众的平安幸福
2013年10月,南圪洞派出所副所长马彦云和其他13名熟悉北梁地区情况、有多年工作经验并善做群众工作的所队副职来到三官庙社区14个片区担任副组长。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群众平安搬迁。
在拆迁过程中,马彦云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守在满是灰尘的现场。每到一处,在办事处、拆迁公司工作人员检查完毕后,他都要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天要吃进二两土,同事说我是人工吸尘器。”马彦云笑着说。
东河分局还在动迁现场增设了5个警务室和2个移动警务室,直接服务群众。
2013年11月24日,西北门派出所所长邬建军在警务室接到了独居老人曹大爷的求助电话。曹大爷以在宠物市场卖兔子和鸽子为生,眼看离搬家期限越来越近,却找不到可以继续养兔子和鸽子的房子。
邬建军陪曹大爷在包头跑了两天,找到了合适的房子。他还和同事一起,用了整整5个小时帮曹大爷搬家。搬家时,满载着一笼笼小兔子和鸽子的警车,逗乐了不少围观群众。曹大爷也笑着说:“这次我的兔子和鸽子可威风啦。”
北梁路况很差,全长1.5千米的道路都是S形的土坡路,最宽4.5米,最窄仅3米,一辆搬家的大货车就把整个路面占满了。在拆迁期间,每天大约2480辆车在这条土路上通过。为了避免交通拥堵,交警每天要从早上6时30分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时,脸上、头上全是土。“我们要大声跟司机沟通,戴口罩碍事。”东河大队四中队协管员张智说。
“这次安保工作不仅考验工作能力,更是拉近警民距离的大好机会。”回民派出所副所长魏磊说,“民警真心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自然会把民警记在心里。”(记者 陶 炜 陆 晗 通讯员 温晋伟)
·内蒙古包头检察试水大部制分类管理
·内蒙古包头为电动车安装“车卫士”
·内蒙古包头青山警企联合巡特警大队上岗
·内蒙古包头建社区消防警务工作站
·内蒙古包头青山破获一起制售假机油案
·[视频]内蒙古包头检院创新管理提升办案效率
·[视频]内蒙古包头检院创新管理提升办案效率
·内蒙古包头西脑包派出所抓获四名吸贩毒人员
·内蒙古包头莎木佳派出所部署“两打”行动
·内蒙古包头西北门派出所打造阳光户籍窗口
·内蒙古包头昆区实现执行工作良性运行
·内蒙古包头青山“温馨小卡片”便捷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