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各级政法、综治、维稳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全力追赶、力争超越,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根本,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7+3治安整治行动”为抓手,以“平安遵义”建设为载体,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实政法各项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实现了遵义市委提出的“七个不发生”、“六个零”的工作目标,2013年群众安全感为94.03%,比201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连续六年上升。
群体性事件大幅下降
2013年,遵义市政法机关滚动排查,从源头进行治理,有效维护了该市社会稳定。2013年,遵义市委、市政府加强对维稳工作的安排调度和督促落实,先后60余次对维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该市坚持矛盾纠纷月分析和集中滚动排查制度,深入开展集中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百日攻坚战”活动,实现了“四个100%”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处置不同类型群体性事件的预案和应急处突机制。2013年,遵义市共发生群体性事件46起,同比下降55.5%,参与人数同比下降61.2%,没有发生因处置不当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情形。
积极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2013年,遵义市先后对仁怀机场项目、遵义会议陈列馆改扩建工程等246个重大决策事项和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准予实施237个,暂缓实施7个,有重大风险不予实施2个。深入开展“七进六区”创建,创建了遵义会议会址和谐景区、凤凰山公园和谐林区、正安县春雷煤矿和谐矿区、桐梓县楚米重庆工业园区等“平安和谐六区”。
“雷霆行动”综合排名保持全省第一
强化管理,注重创新,社会治安局势总体稳定。遵义市各县(区、市)2013年安全感必须达到90%以上的硬性目标基本实现。
坚持严打整治斗争不放松,遵义市以“雷霆行动”、“扫毒风暴”等专项行动为载体,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打犯罪的“雷霆行动”综合排名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坚持治安重点地区整治不放松。2013年,遵义市级挂牌整治的28个治安乱点整治效果明显,同时对整治力度不够、效果不好的地方进行了严格问责。其中被省级警示的正安县外流贩毒、红花岗区和汇川区的非法传销经过强有力的综合整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2013年,遵义市打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四张网”建设不断加强。两城区特巡警队伍人数达到690人,设置“集市流动警务室”134个,“天网工程”建设已建成监控点6552个,报警点233个,超额完成了1.5万个摄像头建设任务。
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截止2013年底,遵义市平安县、区(市)13个,保持率为92.85%。该市加大对重大疑难涉法上访案件的指导、督促、协调力度,推动案件依法及时处理,中央巡视组交办的两批共30件、省委政法委交办的33件涉法涉诉信访案都得以办结。
先进典型为政法工作再添光彩
2013年,遵义市各级政法机关认真组织开展了“能力提升年”、“十破十立”解放思想大讨论、“四型党组织”建设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2014年年初,遵义市委政法委举办了“六个能力培训班”,对该市300余名政法领导干部进行了培训。
该市政法战线先进典型不断涌现,摘取了各种荣誉。该市法院5个集体、19名个人受省高院表彰,遵义市中院、遵义县法院、凤冈县法院被评为“全省优秀法院”,遵义市中院立案一庭副庭长李露露被表彰为“全省优秀法官”,刑事审判一庭被表彰为“全省法院先进集体”等。检察机关共有7个集体13次、9名个人10次获得高检院、省检察院表彰,遵义市检察院被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全省十佳党组”,令狐婉琼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省检察院授予个人一等功。公安机关共有1个集体、4个民警分别荣立一等功,12个集体、34名民警荣立二等功,68个集体、246名民警荣立三等功,葛光全、朱军2人分别荣获“二级英模”称号,樊春跃荣获全省“最美政法干警”称号,龙丽红荣获全省“最美女性”称号等。司法行政机关有3个集体、2名个人获得上级表彰,遵义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业务用房“先进建设单位”,遵义市法律援助中心获得“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称号,道真自治县司法局获得省司法厅表彰并授予集体二等功,有两位工作人员被司法部授予“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贵州遵义“三考四化”模式全省推广
·贵州遵义“三考四化”模式全省推广
·贵州遵义长征镇:“五小措施”深化平安建设
·贵州遵义消防部门请进法律顾问
·遵义市检察系统队伍建设成效斐然
·贵州遵义新蒲开展“警营文化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