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运城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加快发展、全面提升”为总体思路,高点定位,服务大局,强化举措,奋发作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明显,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建设提供了优质法律服务,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他们的工作及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省司法厅厅长崔国红多次到市司法局及基层单位调研,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了重要指示;运城市委书记王茂设对盐湖区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大厅进行调研,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就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推进“法治运城”、“平安运城”和“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建设作了重要讲话。在日前召开的全省司法行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运城市司法局被省司法厅授予“2013年度完成重点工作目标模范单位”,这是该局连续三年获此殊荣。
统一规范 加强督导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各级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达标升级,规范运行,不断提升服务和保障水平。一是规范建设扎实推进。制定下发了《运城市司法局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基层规范建设作出规定和具体要求,并组成由局领导为组长的督导组,于4月、7月和10月分三次深入到各县市司法局及基层单位进行检查督导。通过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有90个基层司法所达到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各基层法律服务单位人员、机构、制度、业务等建设也得到进一步规范。二是硬件建设成效明显。首先是工作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各县市司法局去年共招录公务员34名,其中充实到司法所有26名。夏县招录的11名和万荣招录的10名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司法所。其次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改观。全市所有司法所配备了电脑,154个司法所配备摩托车,84个司法所安装了空调,70个司法所配有照相机,15个司法所配有复印机,为基层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举措 引深做实 法律宣传亮点纷呈
如何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是司法行政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找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着力在引深做实普法宣传上下工夫、求实效。今年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坚持抓好重点法规、重点对象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法律六进”等常规性法制宣传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以送法下乡、举案说法、法制文艺汇演、法治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增强普法宣传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取得一定成效。市司法局组建了19人的法制讲师团,深入全市661个“一品一村”专业村进行巡回授课,普及了法律知识,受到了群众欢迎。市司法局通过采取组织考察学习、典型示范引路等措施,推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以“本地方言、群众演员、身边故事、举案说法”为原则,以“谁执法、谁普法”为导向,大力开展普法短剧宣传制作工作,全市今年已制作普法短剧30多期,在电视台播放20多期,在法制宣传传播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垣曲县组织了“5·18”垂直管理单位法制宣传月活动,举办法制书画展和专场文艺汇演,开设乡村街道普法墙头诗,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临猗县坚持每月4日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形成了“永不谢幕的‘12·4’”;在县城黄金地段建起了230多米长的法制宣传长廊,方便了群众学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突出服务 注重实效 法律服务拓展深化
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是司法行政机关的根本任务。他们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纳入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中心及“五大战略重点”的大盘子,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在“全覆盖”、“真服务”上下工夫。突出表现在为政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上当好“参谋”,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上当好“助手”,为企业经营管理上当好“医师”,为社会管理创新上当好“卫士”,努力形成“哪里有重点工程项目,哪里就有法律服务团队;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民调人员;哪里有弱势群体权益需要,哪里就有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大服务工作格局。通过上下努力,全市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160余家,担任重点工程项目法律顾问70余家,担任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390余家,并在农村设立了610余个法律服务联系点,初步实现了市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市组织成立了“百名骨干律师”专项服务团,深入“十大工程”项目和相关建设施工单位开展“法律体检”和法律咨询等服务活动。各县市均以不同形式组建了法律服务团,在服务政府依法行政、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企业规避经营风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盐湖区司法局组成法律服务团,倾心服务盐湖区黄河市场城市综合体改造拆迁工程,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赞誉。该市在全省第一家实现每个县市区建立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窗口,第一家开展“法律援助下基层、进农户”活动,切实让困难群众共享法治阳光。全年全市律师共受理案件5300余件,公证机构共办理各类公证7600余件,司法鉴定机构共受理鉴定案件1500余件,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510余件,受援人总数达到31380余人,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职能 完善措施 安全稳定从严抓硬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紧紧围绕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特殊人群管理、人民调解等职能作用,为平安运城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特殊人群管理上,对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和专项督导,使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和公益劳动基地建设、审前调查评估、集中宣告及指纹签到等几个重点环节工作取得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闻喜、盐湖、河津、新绛等县市在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实体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闻喜县社区矫正管理中心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建成使用,且标准高、功能全、作用显。临猗、盐湖、万荣、稷山、平陆、垣曲和夏县等区县建立了县级两类人员公益劳动基地,永济、河津、临猗、新绛、芮城等县市在44个乡镇建立了公益劳动基地。2013年8月份以来,全市审前评估330人次,采纳330人次;集中宣告38次,宣告人数达127人。全市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763名,解除矫正5190名,现在册服刑2573名,全年无一重新犯罪;全年全市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810余名,帮教率达100%,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深入推进行业化、专业化调解组织建设,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其中永济市探索建立的以市、乡、村、组四级调解体系为纵向,以各行业、各单位及个人调解体系为横向,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互为补充、有效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全年全市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76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
提质增能 激发活力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持之以恒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党的纯洁性教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进一步坚定班子和队伍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夯实为民、务实、清廉思想根基的同时,强化举措,频出实招,着力增强履行职责能力。一是读书学习增能力。市司法局于4月和10月分别开展了《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在为谁工作》读书学习活动,通过撰写读后感,举办读书演讲,全局上下形成了“要把事情做到最好”、“要为自己而工作”的理念;12月初又为机关每名干部职工订阅了《用心去工作》、《工作中的自我修炼》、《高效工作的6项黄金法则》等11本励志工作书籍,将读书学习引向持久深入;12月中旬组织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全体人员进行了2013年度政治业务理论测试,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二是优化环境激活力。通过选拔任用、调整轮岗、换届选举和探索建立基层司法行政干部队伍双重管理机制等举措,不断优化队伍发展环境,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该局本着“丰富阅历、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激发活力”的目标,于5月、8月和12月份三次严格程序、公开公正选拔科级干部11名;5月份实行了“双向选择、优化组合”的干部轮岗交流;7月上旬对四个法律服务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焕发了机关生机和法律服务队伍活力。在省公证员协会、律师协会12月份换届大会上,该市分别当选了一名副会长,大大提升了运城形象和影响。三是考察交流强动力。该局于6月份组织市县司法局有关工作人员,赴临汾市翼城县、晋城市高平市、长治市襄垣县等地市,就法制宣传教育、特殊人群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8月份赴内蒙对公证工作进行考察学习;11月份赴陕西就安置帮教过渡基地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取经”,学到了经验,找出了差距,促进了工作的新提升。四是表彰先进扬正气。该局在年初工作会和庆“七一”大会上,对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分别进行了表彰;组织开展了向孙晋民等基层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先锋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积极运用“奖先赏优”机制,在成果转化、宣传报道等方面取得成效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标杆,弘扬正气,在全系统营造了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五是营造文化树形象。在全系统和法律服务机构培养打造以“昂扬向上的心态、建功立业的意志、勇于担当的品质、求真务实的作风、严明统一的纪律”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风貌,弘扬求实向上、奋发有为、忠职尽责的敬业精神,使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励志增能,积极进取,推动工作加快发展、全面提升。 (邢晓瑞 郭红英 李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