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河南信阳警方:“小警务”构建社会稳定“减压阀”

2014-02-13 12:23: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河南信阳警方找准切入点,全面推进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战略,建立起与社区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社区、农村警务机制,坚持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实现了警务工作由传统的事后打击到事前防范的转变。

    截至2013年12月31日,该市已高标准建设116个社区警务室和347个农村警务室,打击、防范违法犯罪和服务群众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78%,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

    社区警务建设大变样

    信阳警方狠抓社区警务室的规范化建设和社区民警综合素质的提高,获得明显效果。

    多方寻求支持,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警务室硬件建设。在设置模式上,社区警务室与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力求社区警务室、居委会、物业管理三位一体。警务室大多由村(居)委会无偿提供办公用房,免费配置桌椅、档案柜,有的还出资安装电脑、电话、空调等办公用品,高标准配置硬件,统一外观标识,设置警务公示栏。

    在人员配置上,该市坚持按照城区一名民警管理3000人,农村一名民警管理两个行政村的标准,配齐配强社区和驻村民警。对社区民警开展岗位练兵,科学制定责任目标体系。对防范管理工作不落实,造成恶性案件、重大责任事故,或者重大逃犯、重要犯罪嫌疑人长期藏匿在辖区未能发现的,实行严格的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同时,解决了社区民警的福利待遇问题。

    围绕“灶台”精心“炒菜”

    社区、责任区就是民警的“责任田”。全市社区民警牢牢抓住人口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管好常住人口,管活暂住人口。根据社区地理范围、内部单位数、小区数、楼房数、人口数等基本情况,制作辖区平面图和小区楼房平面图,一一标明楼房的层数、所住居民数等信息,制作成规范档案,集中保管。在此基础上,社区民警实行弹性工作制进行入户调查,取得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等第一手资料并将此信息填充到楼房平面图上,全部录入计算机实行微机管理。

    社区民警立足社区,发挥优势,强化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以及消防管理等各项治安管理工作。2013年以来,社区民警在开展的以废旧金属收购业、机动车修理业、二手手机市场整顿为重点的打击销赃犯罪专项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侦查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1200余条,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533名。

    社区民警通过深入社区、村组,积极挖掘整合治安防范资源,采取警民联勤、警民联动、民警提示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之中,形成了小区(村组)有巡逻、小巷有协防、企业有保安、楼群有守望的警民联防格局。2013年以来,全市通过各种群防群治力量的配合,抓获各类现行违法犯罪人员1225名,抓获逃犯73名,破获刑事案件471起,查处治安案件1216起。

    家门口的“小派出所”

    2013年6月20日,信阳市公安局在全市开展了“万警进社区、警民一家亲”活动,要求社区民警或包村组民警每人每月至少抽出4个工作日进社区(村)工作,走访特困家庭,帮助社区(村)搞好社会治安防控。

    社区民警通过治安播报、警情通报、民警提示等形式及时向辖区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全市社区民警先后印制警民联系卡40万余张,每张卡上都注明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服务范围、联系电话,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报警求助。辖区群众反映:“派出所建在家门口,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013年以来,仅社区民警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就达1557起。红星社区内一居民与邻居因住房问题发生纠纷,扬言要毁掉邻居全家,社区民警得知情况后,上门两天两夜做工作,终于使矛盾得到了化解。

    积极为特困群众提供救助。民警在社区平面图上标注需要帮助的特困户、孤寡户,将其确定为日常工作中的联系点适时提供救助。车站社区中年妇女杨萍因病长期卧床不起,丈夫病逝,80多岁的母亲双目失明,不满20岁的儿子精神失常,社区民警吴恒刚得知情况后,多方联系协调将其儿子送往精神病院治疗,并为其争取到低保。社区民警李刚长期照顾服刑人员熊长春80多岁的老父亲,老人去世后又主动与民政部门联系帮助处理后事。熊长春得知情况后,感动得泪流满面,表示好好服刑改造。

    社区民警拉近了警民距离,密切了警民关系,群众对社会治安及公安工作满意率达到98.6%。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陈晓磐:小警务大作为 和谐万家保平安
·辽宁抚州:“六小警务”细处着手推进大平安
·山东宁阳“小警务”暖了百姓心
·河北安平公安局依托“小警务”净化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