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近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
在一个成熟、理性的社会里,正常的社会互动的维持,一定是低成本、有效率的。只有将压岁钱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可持续的水平,压岁钱才能回归本位。伴随着社会变迁,压岁钱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识和祝福味道逐渐淡化。孩子们虽然收到了成千上万的压岁钱,感受到的快乐却越来越少。对于一些成年人来说,压岁钱也是一笔欲罢不能的“人情债”,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更有甚者,将压岁钱作为输送腐败的工具,使其成为借着关爱孩子之名行藏污纳垢之实的伎俩。
对于越烧越旺的压岁钱 “虚火”,家长应采取审慎的态度——既不能“来者不拒”,也不能“多多益善”。同时,家长应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发挥压岁钱的亲情互动和文化教育功能。这才是防止压岁钱变味的根本之道。
(湖北省武汉市 杨朝清)
·中青报:谁说“公务员子女压岁钱水平最高”?
·儿童带压岁钱出走沈阳铁警接到求助找回
·新华网评:孩子的“压岁钱”谁做主?
·孩子“压岁钱”莫成“炫富钱”
·过年为什么要给压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