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高院院长张坚解读法院工作“成绩单”

2014-02-13 09:0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全省法院大力推进裁判文书公开,累计在局域网公布68万余份、在互联网公开近2万份,为全面实现裁判文书上互联网奠定基础。”今天,在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列举了安徽法院着力打造阳光司法的一组数据: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328次,组织29万余名群众旁听庭审,开展庭审网络直播、微博直播176次,127个法院全部开通官方微博……

  这组数据仿佛回放出给人们一幕幕安徽法院、法官与人民群众真情互动、司法为民的生动画面。

  过去的一年,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发展,法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张坚院长向法制日报记者解读了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在依法履职中彰显司法担当

  张坚说,法院工作必须自觉置于全省大局中谋划推进,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注重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怎么服务大局?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其实并不容易回答,或者说做起来更不容易。对此,安徽省法院给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张坚说,过去的一年,安徽省高院科学研判态势,厘清思路,明确目标,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聚焦“三个强省”建设,制定指导意见,出台26条对接措施,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针对案件审理中折射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及时就中小企业融资难、新“国五条”实施、“三农”发展、港澳台投资、征地拆迁等开展调研,提出对策建议,得到安徽省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充分肯定。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完善司法保障措施,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注重延伸审判职能,制定进一步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为完善社会治理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各类司法建议631条,等等。

  盘点这些举措,哪一项都折射出安徽法院不是光顾埋头办案,而是主动作为,勇于担当。

  过去的一年,安徽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50余万件,其中省高院受理6931件,同比分别上升12.2%和9.6%,案件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安徽省法院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省份之一”的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依法履行职责,在打击犯罪和服务民生上展现了新作为。全省法院强化铁案意识,认真落实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防止冤假错案的有关规定,细化工作措施,坚守防止冤假错案的底线。牢固树立疑罪从无、人权保障、程序正义等理念,严格遵守证据裁判规则,确保无罪的人不受法律追究。充分发挥民商事审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依法调节民商关系。依法审结各类行政案件,努力通过和解方式化解矛盾,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在司法为民中维护公平正义

  “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增进群众感情,认真解决群众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张坚说,这个标准不仅仅要说,关键在做,只有努力去做、努力做好,才会有公信力,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安徽法院全面推进了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导诉、立案、调解等五大服务区,细化查询咨询、立案受理、判后答疑等23项功能,打造“一站式”便民诉讼服务平台。大力推行远程预约立案、巡回审判,设立法官工作室、基层联系点,健全覆盖城乡的便民诉讼网络。进一步规范立案受理,着力解决片面追求结案率、年底不收案的问题。实行案件繁简分流,依法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达67.0%,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6835件。在全国率先制定民事诉讼调查令实施办法,切实解决当事人调查取证难问题。试行医疗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案件集中管辖,高效快捷化解矛盾纷争。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就地、就近解决纷争,等等。

  “这些工作直接面对老百姓,取信老百姓的就是‘阳光’,而阳光司法的能量也是源自于群众。”张坚说,为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实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透明,充分满足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最高院全面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前,安徽法院就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司法公开,通过裁判文书公开、法院开放日、庭审直播等,切实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等各环节的公开,推行网上评估拍卖,最大限度地提升司法活动透明度。此外,完善廉政监察员、案件质量监督员、社会专业人士案件评查员等“五员”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全省2871名人民陪审员共参与审理案件70418件,参审率达71.0%。

  过去一年,安徽省法院启动审判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三化”年活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为期三年的“三化”年活动,旨在探索建立上下一体、三级联动的管理新模式。

  张坚说,通过“三化”年活动,一年来,全省法院健全案件质量评估体系,科学设置指标权重,突出质量、效率和效果的刚性指标;实行全省三级法院捆绑式评估,按月通报评估数据,按季分析审判运行态势,倒逼案件质效提升。强化审判流程管理,加强节点监控,严格审限延长、案件中止的审批,取消年结案率考核,促进审限内均衡结案。认真做好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清查工作,健全防控长效机制。严格内部层级管理,强化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总结审判经验、把关重大疑难案件的职能作用。

  “我们还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完善信访风险评估、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约期接谈等制度,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案访比连年下降,居全国前3名。”张坚说,针对问题较多的抗诉、发回改判、涉诉信访三类案件,开展专项评查,一改过去关门自查的做法,邀请440余名特邀监督员、资深检察官、专家学者参与评查“三类案件”5224件;直面问题强力纠错,对其中637件瑕疵案件逐件通报、限期整改,对21件差错案件及时启动再审。

  “今年我们将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和职业保障水平。”张坚说,司法能力建设是安徽法院工作一个不变的主题,将大力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记者 李光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四项措施应对降雪天气
·安徽检察机关强化司法保护 助力"生态强省"建设
·安徽开展民警岗位争先活动
·安徽淮北一民警晨练时,奋勇跳入冰水中救人
·安徽黟县:为地税干部讲预防
·2014年“智慧交通”将优化安徽交通格局

·2014年“智慧交通”将优化安徽交通格局
·安徽霍山县:民警清理道路上的断树枝
·安徽凤阳:节后普法忙
·安徽“二维码”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提速60倍
·安徽浙江广东新增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安徽黄山中院裁判文书公众纠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