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个资源大省,同时也是个生态大省,围绕“生态强省”建设,去年安徽省检察机关对于生态司法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今天(2月12日)上午,在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该省检察院检察长薛江武在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一年来,该省检察机关大力加强生态司法保护,共起诉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犯罪嫌疑人647人,及时介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坚决查处了一批生态环保领域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犯罪。
据介绍,针对一些环保执法人员权力寻租、中饱私囊、放纵污染的问题,去年该省检察院组织开展专案行动,共立案侦查涉及环保资金申报、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执法等环节的职务犯罪133人,其中厅级干部1人,处级领导干部20人,发现案件线索160余件,该省环保厅两名正处级干部及多个县区的环保局局长因为涉嫌受贿被查处。在国土部门,该省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相关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批准征用土地、违法发放矿产许可证等职务犯罪74人。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上述环保领域被查处的职务犯罪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案、要案比例较高,窝案串案现象明显;二是案件涉及地域较广,涉及部门众多;三是权钱交易的贿赂犯罪突出,失职渎职现象普遍。立案侦查的133人中,涉嫌贿赂犯罪的占到了90.9%。环保等部门工作人员收受贿赂后,或是滥用职权、违规进行审批,或是玩忽职守,放弃对污染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安徽省环境监察局原副局长魏某收受多家企业贿赂,不履行监管职责,致使一些已被责令停产的高污染企业仍然长期运转、公然排污。该省亳州市利辛县环保局原局长马云以及该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执法队长等多人收受贿赂后,充当该县汝集制革厂保护伞,致使当地赖以生存的河流水质常年尾劣五类,并引发上访事件。相关人员被依法查处后,当地群众拍手称快。
薛江武还报告说,该省检察院还围绕环保领域职务犯罪高发问题形成专项分析报告,提出对策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强化行业治理,促进了生态强省建设。据了解,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等多位领导在该专项报告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改进工作,加强腐败源头治理。
(记者 吴贻伙)
·[视频]安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会议召开
·安徽人大听取检察机关反贪贿报告
·安徽检察机关:五年查办贪贿大案278件
·安徽检察机关防范冤假错案 重点监督五类案
·安徽检察机关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织就惩腐“天网”
·安徽检察机关以公开促进公正 揭开工作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