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检察官彰显战斗力
——江苏强化检察队伍建设纪实
去年12月17日,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光荣称号,这是她继全国“最美基层干部”等荣誉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先后报道了她执法为民的先进事迹。
林志梅是全省检察机关众多先进典型之一。近年来,我省检察机关狠抓过硬队伍建设的举措,催生一大批“检察之星”,先后涌现出了全国“模范检察官”顾晓生,全国检察业务专家、江苏省青年法学家李爱君,全国“最美检察官”李海青等一批“检察明星”。
检察队伍硬,检察事业兴。我省检察机关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检察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以过硬的执法能力传递法治正能量。
转作风:践行群众路线
2013年9月17日上午,省检察院控申接待室,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一边耐心倾听记录,一边向来访者询问相关情况。一个上午,共接待群众来访4批6人。当天下午,徐安就召集相关部门研究案件情况。
多年来,徐安一直坚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批阅群众来信。他表示,一封群众来信,就是一份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如果我们处理疏忽,就会让这份信任得而复失。
在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检察院机关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察工作的最高标准,开门纳谏,先后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等各类座谈会,诚恳听真话、实话,聚焦“四风”,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起,对查摆出的230余条批评意见建议,逐条梳理分析,研究整改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执法为民七项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在省检察院机关的龙头引领下,全省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亲民便民利民之风蔚然成风。各地基层检察机关积极构建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南京秦淮区院“海青工作室”、泰州靖江市院“明霞窗口”、溧水区院“壮根热线”……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窗口无处不在。南京市检察机关组织开展走进百个社区、联系千名代表委员、听取万名群众意见的“百千万”活动。全省“12309检察民生服务热线”24小时受理群众控告举报,接听各类有效来电6714件,受理群众各类职务犯罪举报线索605件,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残障人士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维权、救助、特困帮扶530件(次),得到群众的赞誉;2013年全省共向1100余名特困刑事被害人发放救助金450余万元。在省院开展的窗口接访群众满意度调查中,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控申接待整体工作满意率达94.9%。
强素能:人才兴检利长远
刚刚揭晓的2013年度司法考试成绩统计显示,全省检察机关司法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政法机关第一。
抓队伍为的是干事业,能力建设是队伍建设的根本。2013年初的全省检察长会议提出,要着力提升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涉检信访息诉化解、检察信息化应用、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检察队伍公正廉洁执法等六种能力,全省检察机关将人才强检、人才兴检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和基础性工程,多渠道选拔人才、多岗位锻炼人才、大力培训人才、大胆使用人才,“江苏检察人才”品牌在全国越来越响。
据悉,2013年,先后有3人获评“全国检察业务专家”,1人获评江苏省青年法学家,4人获评全国优秀公诉人、全国侦查监督办案能手,5人被新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全省检察机关现有32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为检察队伍建设注入鲜活力量。近3年来,大力组织开展领导素能、检察官任职资格、新进人员岗前和专项业务培训,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班培训2.2万人次、网络培训6.5万人次;开展法律文书、书记员业务和侦监、公诉、职务犯罪侦查、民行等专项业务岗位练兵竞赛活动,参练参赛3.8万人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队伍的专业水平。
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推行职业导师制、“青蓝工程”等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助推青年干警成长。省检察院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检校合作关系,选派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公诉等业务骨干到知名高校开展专题培训,着力培养高层次检察人才,2013年,先后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选聘8位法学研究者到检察机关挂职,推荐4名检察业务专家、骨干担任高校兼职教师。
2013年是修改后刑诉法贯彻实施的第一年,全省检察机关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改进办案方式。全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强化人权保障意识,改进侦查方式,强化精细化初查、科学化审讯,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93件1646人,大案率99.4%,位居全国第一;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67件509人,其中重特大案件222件。侦监部门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刑事法学理论更新活动,更新办案人员的刑事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和刑法学理论,提升侦查监督工作能力。各级检察院坚守冤假错案底线,把排除非法证据落实到侦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各个诉讼环节,2013年,全省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大案率99.4%,位居全国第一;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率、无罪判决率都处于全国最低水平。2013年9月,由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7家中央媒体及网站组成的新闻报道团聚焦江苏检察,以“看得见的正义”为主题,详细报道了我省检察机关重视人权保障和执法规范化方面的工作做法。
贴基层:查实情办实事
2013年12月下旬,省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开展调研、反馈、通报工作,这是继2013年4至6月省检察院领导班子驻点调研13个省辖市检察院及下属基层院后的又一次跟进调研。据悉,历时两个月的集中调研,共走访64个基层院、派驻检察室,与780名干警个别谈话,与社会各界人士420余人座谈。此次集中调研主要听取各市针对省检察院领导驻点调研所提意见的工作改进情况,反馈对各市案件质量评查结果等。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查实情办实事,有针对性地指导基层改进工作,抓落实,重成效,这是省院党组两次集中调研的主要目的,也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举措。”徐安说。
基层检察是检察工作的基础,省检察院牢固确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改进对下指导方式。2013年,省检察院改进对基层检察工作的考核办法,探索建立以内部业务数据通报、案件质量评查、业务条线点评和社会各界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办案质量、效率、效果的考评,注重加强平时对基层检察指导和考评,引领基层院求真务实、科学发展。
基层强,则全局兴。迄今全省共有26个“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7个“全国模范检察院”。张家港、宜兴市检察院被评为首批全国“四化”建设示范院,数量居全国前列。
(记者 宋世明 通讯员 徐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