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福建法院:司法便民跨上新台阶

2014-02-11 11:17: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晋江市人民法院法官上门向受害者送达通知书。记者 梅贤明 摄

  平潭县人民法院干警向海峡号乘务员了解司法需求。记者 梅贤明 摄

  晋江市人民法院妥善化解一起群体性劳资纠纷。记者 梅贤明 摄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马新岚2013年7月4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要创新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不断取得司法为民新成效。今年1月13日,马新岚在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法院工作报告时强调,要践行司法为民,依法维护群众权益。全省各级法院一年来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拓宽渠道、创新方法,扎实有效地深入推进,让司法便民跨上了新的台阶。

  司法为民通民意惠民生

  2013年福建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67897件,办结537761件,分别同比下降0.3%和3.46%;其中省高院受理5699件,办结5378件,分别同比上升8.41%和7.11%。福建法院的为民司法受到了全省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较高。回顾福建法院的司法为民工作,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接地气、通民意、惠民生。

  一年多来的实践充分反映出,作出这样的成绩,源于全省法院干警首先从思想基础上牢固树立了司法为民宗旨意识,坚持在审判工作中遵循群众路线,通过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创新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完善地域性便民诉讼体系,健全多样性司法服务机制,积极构建符合该省地域特征的便民诉讼体系和司法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司法便利。

  他们着力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消除群众诉讼障碍、完善司法便民措施上下功夫,审理好涉及民生的各类案件,加大为民服务工作力度,推进“四下基层”、“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等活动,创新完善符合该省地域特征的便民诉讼体系和司法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司法便利和关怀。

  他们加强了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巡回审判点、社区法官工作室、司法联络员等便民网络,推行节假日预约办案、网上诉讼服务等便民举措,为群众诉讼提供更多便利。同时加大群众权益保障力度,全省法院普遍建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合议庭和维护职工权益合议庭。加强诉讼调解,推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全省法院来信来访在上五年年均递减13.16%的基础上继续下降6.04%。

  他们着力解决执行难问题,福建高院与21家金融机构建立“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采取强制执行、信用惩戒、执行和解、执行救助等措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四下基层”、“司法六进”等活动,推广“一线工作法”,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源头治理。

  正如福建高院院长马新岚在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表示的,2013年,全省法院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以“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主线,以过硬队伍建设为关键,大力深化新一轮司法公信建设,全面加强法院各项工作,为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海上巡回审判便利渔民

  2013年10月7日凌晨,台风“菲特”正面袭击福鼎市。福鼎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在嵛山镇芦竹村小嵛山海域的养鱼大网箱固定锚绳折断,几十口养鱼网箱顺着风浪压向芦竹村小嵛山海域的紫菜养殖海区,造成渔民三人共损失48排。

  福鼎市位于闽浙边界,是福建沿海最北端的县级市,海岸线长达433公里,海域面积14960平方公里,当地群众到市里诉讼往返上百里,相当不便。10月8日,法官接到渔民立案电话当天就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于案情做到了了如指掌。9日,福鼎市法院海上巡回法庭应约而来,一起因“菲特”台风而导致的损害赔偿纠纷案在“海上开庭”。

  “我们好好的紫菜,要不是水产公司的鱼排没固定好,怎么会绝收,这损失必须全赔!”渔民们靠海吃海,眼看就能收成的紫菜绝了收,心血付诸一炬,着急上火的你一句我一句,嗓门也不知不觉高了八度。

  水产公司却也十分委屈:“归根结底这是台风造成的损失,明明是天灾为什么要我们承担赔偿?”

  渔民们生气了:“虽然是天灾,可是你的鱼排因为渔民的紫菜养殖区的缓冲,基本没有损失,法律上说你这是受益方,是需要承担补偿义务的。”

  “虽然是这样,可是台风毕竟占主要因素,养殖户要求赔偿成本和收益百分百赔偿的要求我们实在没法接受……”

  “这次台风达15级,又是直接登陆福鼎,没有水产公司鱼排的影响,紫菜怕也是有不小的损失吧?而损失的成本部分因为材料是用了好几年的,折旧部分也需要考虑进去。”对于心急如焚的渔民们,法官循循善诱,有理有据,渔民们也心服口服。这起纠纷最终在海上巡回法庭的四次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水产公司一次性赔偿养殖户33万元。

  福鼎市嵛山党政办的王念明深有感触:“以前,村民有了矛盾,就来乡政府要我们解决,我们一般都组织调解。可是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对法律法规也不熟悉,调解起来有心无力,海上巡回法庭不止帮了养殖户,也帮了我们大忙。”福鼎法院前岐法庭庭长林小玲告诉记者:“渔村的纠纷处理要充分考虑当地风俗习惯,海上巡回法庭在调解时,经常邀请当地乡政府、司法所和边防大队人员参与协调化解矛盾,有了多方合力,确保了矛盾不积累、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才能让辖区更温馨更和谐。”

  “111”法官工作室就在群众中

  政和县人民法院镇前人民法庭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的闽东北高山区镇前镇,是全省海拔最高的法庭。20年前,法庭走出一等功臣、全国模范法官郑世堂,去年来,该庭以“三要”(诉求要理、困难要帮、服务要好)服务承诺为着力点设“111”(“三要”谐音)法官工作室,走进群众中间,坚持司法为民,构建司法和谐。

  高山地区交通不便,群众居住分散,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多,“111”法官工作室贴近群众的司法需求,提供“三全”服务。“全方位”,以法庭驻地为基点,以8个“111”法官工作室为横线,58个行政村办案点为纵轴,庭长统一领导,4位法官分片负责,58个联络员相互协作,实现“三要”承诺的网格化覆盖,使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司法服务。“全过程”,当事人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上门、电子邮件和邮寄等方式立案,预约假日、夜间、农闲等特殊时段咨询、调解、开庭,不误农时、农事。能当日立案的不拖到第二天,能当庭宣判的不第二次开庭,能一次解决的不让当事人跑第二趟。2013年以来当天立案当天结案164件,占39.8%,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5天。“全天候”,干警定期进驻“111”法官工作室与联络员座谈并保持常态联系,沟通村情民意;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法官在线QQ和诉调对接QQ群,与法庭干警的手机捆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群众法律咨询、案件查询和释法答疑;制作分发便民联系卡,张贴“司法要为民、法庭来帮您”便民联系海报,群众可以在最短时间、通过最便捷的方式联系到法官。2013年共发放法庭联系卡350份,张贴便民联系海报25张,与群众在线交流130余人次。

  群众的司法需求多样化,细致而具体,涉及诉讼活动的方方面面。“111”法官工作室根据当地特点,实行“三项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的需求。一是流动法庭服务。开设假日法庭、夜间法庭、农忙法庭等特色审判模式供当事人选择,重点对离婚、赡养、相邻纠纷等案件巡回审理。2013年开展巡回审判117件,及时排查矛盾纠纷35起。二是宗族长者调解服务。辖区鲤鱼溪流布各村,群众宗族观念强,尊崇“人、鱼、溪”和谐共处的“鲤鱼文化”,人情、亲情、伦理气息浓,许多老人威望很高。同时,各乡镇的鲤鱼溪畔都建有廊桥,兼具教化、议事和休闲的功能。“111”法官工作室聘请各族的长者为特约调解员,对各类民事、民间纠纷,邀请各族长者以廊桥民俗文化和“鲤鱼溪”和谐理念协助调解,促进案结事了人和。2013年来委托宗族长者调解案件56件,即时履行率较高,被誉为“廊桥调解法”。

  2013年来受理案件446件,审结412件,当庭裁判率100%,调撤率79.57%,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一审息诉服判率为99.74%,裁判自动履行率为96.62%,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实现了无改判发回、无涉诉上访、无矛盾激化、无群众投诉,走出了一条“司法走近群众、群众走进法院;司法服务群众、群众认同司法”的新路子。

  司法共建实现“和谐边界”

  建宁县地处闽赣两省结合部,与江西省的广昌、南丰、黎川县毗邻,处于“一脚踏两省,两步跨三县”的特殊地理位置。过去因不同属地管辖,周边毗邻交界地常因林权、争地、联姻、贸易等纠纷频发,近邻成了“冤家”,严重影响了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宁和经济社会发展。建宁县人民法院率先在两地交界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积极开展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该院与江西省南丰县人民法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共同开展接边地区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006年2月,建宁法院率先在里心镇与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乡的交界处上黎村设立“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办公场所由上黎村提供,人员以建宁法院里心法庭的法官为主,江西南丰法院太和法庭干警及村调解、治保干部参与。畅通民意渠道,提供法律咨询,掌握纠纷信息,指导基层调解,引导群众诉讼,化解矛盾纠纷,处理涉诉信访等便民措施,进一步方便边界群众诉讼。在此基础上还与江西省广昌县人民法院协商,在与广昌相接壤的黄埠乡桂阳村设立相类似的“便民服务站”,促进接边地区司法便民利民工作的全面开展,共同探索化解边界矛盾纠纷之路。

  建宁、南丰两地法院共同制定出台《关于创建“闽赣两地化讼、少讼、无讼边界村”活动方案》,建立共建“和谐边界”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司法协作机制。加强五个方面司法协作:司法文书送达协助;执行工作协助;案件调查取证协助;案件管辖协调;统一司法尺度。二是建立矛盾纠纷预防机制。两地法院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坚持定期开展纠纷排查、回访反馈、信息收集工作,做到联防联手,最大程度避免和减少群体性上访,形成了群防、群报、群治的格局,使纠纷能早发现、早平息。近年来排查重大纠纷隐患21件,省际边界实现了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民转刑案件、无因调处不力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小纠纷不出村(居),大纠纷不出法庭”的良好法治环境。三是建立“三级联调”合力化解纠纷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协调机制,把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实现三种调解手段的有效衔接。在涉边矛盾纠纷化解上充分利用“血缘、亲缘、地缘”优势的理解和认同,共同开展边界地区的纠纷及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四是建立便民、利民机制。由“以法庭为中心”向“以群众为中心”转变。五是建立创先争优机制。不断深化“闽赣边界便民司法服务站”党建工作,积极开展设岗、认岗、定岗、明岗、履岗、评岗活动和争先创优的共建活动。

  服务站建立以来,共同化解各类涉边界民商事矛盾纠纷276起,举行法律讲座、咨询等宣传活动230多次,接待群众来访800余人次,诉前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由5年前的60%,提高到了98%。实现了无因跨界纠纷而引起的群体性械斗、无民转刑案件、无因调处不力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被当地群众誉为解决边界纠纷的“驿站”,便民的“窗口”,成为两地法官沟通群众的“连心桥”,《福建日报》、《海峡通讯》等媒体给予了广泛关注。(记者 杨宜中 严 峻 通讯员 李阿文 叶应娇 陈 坤)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福建南安:公开审查批捕让公正“看得见”
·福建厦门海事法院"四举措"确保廉洁开年
·福建建阳法院执行局法官以饱满状态投入工作
·福建公安厅多项新举措打造优质服务窗口
·福建公安厅厅长下路面保畅通
·福建公安厅厅长现场指导交通管理

·福建公安厅厅长现场指导交通管理
·福建霞浦:穿行在海边山村的“单车110”
·福建司法行政工作: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福建罗源警方查处涉爆案件20起
·福建连城侦破18起系列盗车案
·福建治爆兑现举报奖励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