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公安局从破解体制性束缚、机制性障碍、保障性难题入手,坚持物证管理助推侦查破案、强化应用倒逼规范执法、“两访两评”问计群众需求,促进了各项公安工作的发展。
紧抓物证管理助力侦查破案
2003年10月19日,受害人张某在晋城市区南大街被人连捅数十刀后死亡。由于受害人社会关系复杂、有价值的线索较少,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很快,晋城市公安局对1995年以来未破命案现场生物物证进行了集中检验,通过数据比对,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郝某。2012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利用物证管理技术破获案件占破案绝对数的57.9%,通过DNA技术直接破案180起,带破案件220起。
这一系列战果的取得得益于执法规范化建设开展以来晋城市公安机关在全省率先启动的物证保管室建设。
为适应新刑事诉讼法和公安部 “百年物证”的要求,晋城市公安局对物证室的区间分布、配套设施、室内环境等进行了科学论证;明确了建设标准,统一了管理台账,出台了存储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物证保管易丢失、易损坏的问题。目前晋城市公安机关共建成105个标准化物证保管室。
强化硬件应用倒逼规范执法
2003年10月3日18时,郭某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在执勤交警对其做酒精检测后,郭某强行驾车逃逸。22时许,执勤交警将其抓获。但郭某拒不承认酒后驾车,并称“交警乱抓人”,造成30余人围观。在执勤交警出示整个执法过程音视频资料后,郭某认罪。
接处警等源头执法工作是否依法开展,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乃至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晋城市公安局在一线执法民警全部配备现场执法记录仪的基础上,要求所有执法执勤单位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要求,即民警执勤、巡逻、处警一律佩带现场执法记录仪;执法过程一律进行全程录音录像;记录内容一律使用专用电脑存储、建档造册、专人管理;使用情况一律记入民警个人执法档案。在山西省公安厅2013年度执法规范化建设检查验收中,晋城被抽查的现场执法记录仪和办案区音视频资料的完整率、存储率、执法语言动作规范率均达到100%。
两访两评问计群众需求
2012年6月17日,陵川县的赵某报警称:其家中存放的5万元现金被盗。经查,现金系赵某的侄子小赵偷拿。陵川县公安局在浙江将刚满18岁的小赵抓获后,小赵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陵川县公安局组织的“两访两评”专题会议上,小赵希望叔叔原谅自己,赵某、村干部、邻居均请求给予小赵改过的机会。经与检察机关协商,检察机关对该案作出不批捕决定。在后来的回访中,民警发现小赵已找到工作,并和赵某的关系融洽。
据了解,“两访”是指接处警回访和案件回访;“两评”是指案件评议和案件评查。工作开展以来,晋城市共组织召开人大代表等监督群体、专业法律工作者、案件当事人案件评议会613次,回访警情1.1万余起,群众参与评警5.1万余人。(张晓云 陈鹏)
·山西晋城公安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
·山西晋城交警二大队打造亲情春运宣传
·山西晋城城区公安服务群众三到位
·山西晋城北石店强化消防装备建设
·山西晋城交警多措确保雪天交通安全
·山西晋城中院发放第一批执行救助基金
·山西晋城中院发放第一批执行救助基金
·山西晋城公安实行简化办户程序改革
·山西晋城中院刑一庭获全国法院先进称号
·山西晋城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法制培训
·山西晋城:百余人参加执法培训
·山西晋城:创新基层警务机制提升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