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评论频道> 话平安

燃放烟花爆竹习俗要不要改改?

2014-02-10 10:14: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借助科技,让民俗更美好

黄磊

当传统民俗遭遇污染问题,烟花爆竹的“禁”与“放”成为一个两难问题,在各执一词的争论中,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今年除夕161个城市有68个发生重度以上污染让人心有余悸,各地鞭炮声的此起彼伏,依旧证实着民众对民俗的选择。

然而民俗并非一成不变,即便是拜年,也从古老的叩首作揖,演变为短信拜年,再到微博、微信团拜。同样,鞭炮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千年中它经历了烧竹期、硝磺期和烟火期的各种转型,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烟烟花和冷焰火已渐成为新生军,在大大降低污染的同时一样营造出喜庆的气氛,比如,在台北101大楼、香港维多利亚港、迪拜等跨年烟火秀中,这些无烟烟花和冷焰火就大放异彩。

由此,加快科技研发、着手产业整顿,让高科技、低污染、更安全的烟花飞入寻常百姓家,或许是从源头上解决“禁、放”两难问题的一条蹊径。

民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鞭炮的热闹声响、烟花的美丽绽放甚至空气中一丝的硝味都是年文化中挥抹不去的浓烈记忆。尊重它,就应给它留下生存空间;而传承它,就应以最贴近时代的方式。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