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迎来了春节后首个办证高峰。市民黄先生一家五口计划正月十五去港澳旅游,在旅行社交费时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在旅行社自助办理部分手续。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黄先生在旅行社的电脑上填写了本人基本信息,打印出一张带有二维码的申请表,然后来到出入境接待大厅取号办证,前台民警读取二维码信息、审核申请材料,1分钟不到就将5个人的申请全部办结。
2013年12月底,马鞍山市公安局自主研发的 “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正式上线使用,出入境办证前台受理时间从原来的5分钟缩短为现在的5秒钟,效率提升60倍,前台受理信息录入更是做到了“零失误”。
据了解,出入境前台受理工作是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首个环节。为了保证出入境窗口服务质量,窗口民警在受理办证申请时,要对居民基本信息、签注信息等环节进行反复核实,完成一名群众的信息录入工作至少需要5分钟,一天下来窗口最多能够受理约100名群众的出入境办证手续。办理过程中,经常还有一些旅行社为了省事,将一个时间段积累的数百份办证申请 “一股脑”送到受理窗口,使得很多单独前来办证的群众等待时间过长。巨大的工作量、重复的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民警在后期的校对中又需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更正,给群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能不能从前台受理环节入手节约群众时间,提高工作效能?2013年初,二维码扫描技术引起了马鞍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民警黄志康的注意。“要是能把海量申请信息压缩成二维码就方便了。”黄志康和同事利用工作之余开始了探索研究。3个月后,“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的初稿出炉。经过实际操作,每个含有申请人身份证号码、制证照片编号、邮寄地址、签注等信息的二维码可容纳约550个汉字,同时具有较好的数据加密性,可以满足出入境办证工作信息录入的需求。
随后,马鞍山市公安局将“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放置于居民区、旅行社和出入境办证大厅自助设备上,由群众填写信息时自动转化为二维码,再由出入境窗口民警通过扫码枪快速完成前台受理工作。之后,马鞍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联系安徽工业大学网络技术研究所,帮助拓宽了系统的兼容渠道。经过近1年的技术研发和测试,“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终于面世。
2013年12月底,马鞍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在办证大厅正式运行该系统。扫描二维码,受理方式由原来的手工录入变为申请表的自动识别,减少了手工录入的失误,前台受理平均录入系统时间从原先的5分钟缩短到5秒钟,工作效能提高60倍。“我们已经受理申请420人次,为群众累计节省办证时间近30个小时,并且做到了录入信息零差错、零返工。”内勤民警谢静介绍。
据悉,“出入境智能办证系统”还先后与安徽、江苏、江西、河南等10个省的“出入境信息管理系统”对接成功,随着各省服务器接口部署的完成,该系统即可在10个省通用。由于效能显著,2014年1月6日,该系统被安徽省公安厅评选为2013年度 “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工作项目”。(记者 关清 通讯员 刘明智 吴军)
·安徽马鞍山: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时获赔
·安徽马鞍山:严把驾考民警“三道关”
·安徽马鞍山中院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审判质效
·安徽马鞍山:智能系统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
·安徽马鞍山塘西派出所规范执法重说理
·安徽马鞍山学前教育立法征集意见
·安徽马鞍山学前教育立法征集意见
·安徽马鞍山破获系列盗窃柴油案
·安徽马鞍山: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一审审结
·安徽马鞍山:钢城社会组织管理“小步快跑”
·安徽马鞍山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