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以来,河南省公安厅新一届党委牢固树立“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的理念,重点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警务信息化建设、防控社会化建设、服务便民化建设,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民警围着群众转、机关围着基层转”。
群众第一:
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
郑州居民小李原先在河南南阳工作,并在当地买了车。为了审车,他每年都得专程跑一趟南阳,这件麻烦事一直堵在他心头。前不久,河南省公安厅推出异地审车业务,小李高兴极了。
“免委托异地审车”业务只是河南警方推出的一项便民利民措施。去年年底,河南省公安厅推出了22条便民利民措施,涉及户政办理、出入境管理、车驾管业务、交警护学等多个方面。
河南省公安厅牢固树立群众至上的观念,只要符合群众利益的事,都竭尽全力办好。
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河南省公安机关重拳打击严重暴力、“两抢一盗”等突出违法犯罪。2013年,全省现行命案破案率达98.3%,抢劫、抢夺案件同比下降17.7%和18.6%。
对群众期盼的事“零懈怠”。省公安厅制定了防止冤假错案的10项措施,使公安执法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截至目前,全省有1.8万名民警参加执法资格考试,基本级、中级通过率分别达到95.3%和86%。
河南省公安厅还建立了定期下访约访制度,省公安厅党委成员每月安排一定时间到基层联系点实地调研,先后化解重点信访案件90起。同时,建立了化解信访案件长效机制,对群众诉求逐案会诊,限期解决,截至目前,全省122个基层所队实现“零上访”。
基层第一:
多办基层想办而办不了的事
自2013年10月23日至今年春节,每天19时至22时,河南省公安厅机关都抽调150名民警上街参加郑州市公安机关的夜巡行动。河南省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王小洪和其他厅领导也参与其中。据统计,机关民警共协助基层盘查嫌疑车辆2.2万辆、嫌疑人员3200余名,提供服务6.7万人次。目前,河南多个市公安机关也相继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机关民警下基层活动。
河南省公安厅加强服务基层保障力度,教育引导广大民警扎根基层、融入群众。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标准化警务室7927个,配备警务室民警1.2万名、辅助力量近3万名。还注重从基层选拔干部,在抚恤救助、福利待遇、表彰奖励等方面也大力向一线倾斜。省公安厅在厅机关开展了主题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222条,结合实际落实整改措施188项,重新制定修改完善规章制度126项。
根据基层意见建议,河南省公安厅改进绩效考评机制,明确规定坚决取消“刑拘数”、“破案数”等不合理指标。针对实战需要,省公安厅还抽调全省公安业务尖子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
民警第一:
为一线民警遮风挡雨
春节前夕,王小洪专程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看望正在接受治疗的濮阳市公安局濮水分局民警孙刚鹏和三门峡市公安局峡东分局民警杨宏伟。
在这次集中慰问活动中,河南省公安厅对全省1000名公安英烈、因公牺牲民警家属和因公致残、患重病、特困民警进行了慰问,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也确定了3000余名民警进行了慰问。
河南省公安厅严格落实民警休假制度,增加民警健康体检项目,健全完善优抚工作机制、民警伤病救治“绿色通道”,真正把从优待警做实、做到位。他们还设立了警务创新“金点子”奖,鼓励民警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建言献策。前不久,一位基层民警给王小洪写信,提出了用手机支付交通罚款的建议,王小洪当即与这位民警通了电话,对他表示感谢,并与他探讨了这一建议的可行性。
同时,河南省公安厅针对队伍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正风肃纪专项整治,强力解决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等5方面问题。其间,全省共排查整改问题12644个,查结违法违纪案件370起,辞退民警34名,开除民警22名,调离公安机关12名,清理不合格协警1224名,调整领导班子120个。
通过政治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河南省公安厅进一步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热情。2013年,全省7名民警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232名民警荣立个人一、二等功,26个集体荣立集体一、二等功。(记者 夏吉春 通讯员 张波)
·河南公安厅看望慰问驻马店公安机关烈士家属
·河南公安厅厅长看望住院民警
·河南公安厅长看望慰问在郑住院的基层民警
·河南公安厅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公安工作
·河南公安厅长约见信访群众
·河南公安厅:公安机关及民警节日“十不准”
·河南公安厅:公安机关及民警节日“十不准”
·河南公安厅集中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河南公安厅深入开展纪律作风大检查
·河南:公安厅长徒步夜巡3小时 深入基层详细
·河南公安厅长徒步夜巡3小时
·河南:公安厅“特邀监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