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出入境接待民警解答群众问题。
“同志,我自己带了照片,还用不用排队照相”;“同志,我想办港澳通行证,程序咋走啊”……
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法制日报》记者一走进北京市朝阳公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就不断听到这样的对话。放眼望去,几十平方米的出入境接待大厅内挤满了前来办理手续的群众。
“这还不算多,最多时,队都排到门口了。”从8时30分开始,接待大厅证照受理组组长李慧莉就投入到春节后第一天的紧张工作中。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想到境外旅游探亲。办证人数急剧增加,如何保证热情、周到的服务,成为摆在出入境接待人员面前的一道考题。
“警察同志,我们老俩口第一次办护照,需要哪些资料,怎么走程序啊?”刘大妈打算今年夏天和老伴出国探亲,原本想着今天下雪,又是节后第一天,应该不会有多少人来办理手续,可眼前的情景着实让刘大妈有点儿发懵。
“您别着急,先到柜台领一张表,填好后去照相,然后再去拿一个号,等着叫您就行了。”也许是上了年纪,刘大妈对李慧莉的解释还是没听懂。李慧莉并没有着急,而是带着刘大妈走到柜台前,帮老人领了一张表。
这时,又一位中年人急急地走到李慧莉身边寻求帮助。短短5分钟内,李慧莉就接待了3位办证群众的咨询。
“我们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都是这样,有时忙起来,一上午都喝不上一口水。”李慧莉笑着对记者说。
其实,对于李慧莉来说,像“先领表,然后去照相,最后再拿号”这样的一句话,每天不知道会重复多少遍。
“同样的话,反复说上百次会不会很烦?”记者问。
“虽然我们会重复很多次,但对每一个来办证的群众来说却是第一次。”李慧莉经常对同事们说,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是来办证的群众,看见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会怎么想?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换位思考,让李慧莉和她的同事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始终保持着那份热情。
李慧莉告诉记者,为确保受理接待工作正常有序,出入境接待大厅除保障窗口警力,保证接待受理工作正常进行,加快办证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申请人等候办证时间外,还开通了绿色服务通道,针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专门开通窗口受理其出入境证件的申请。
“去年年底,北京市公安局开通了网上预约办证便民措施。”李慧莉建议有办证需求的群众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以提高办证效率。(记者赵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