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上海

上海法院涉民生案“六优先”常态化执行

2014-01-28 10:06: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已经山穷水尽了,没想到还能通过‘向日葵’工程启动企业欠薪保障金,分3批发放我们的工资。”47岁的丁清有说不完的感激。

    “向日葵”工程是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涉民生案件绿色执行通道的名字,意为给身陷困境的当事人带去阳光般的明朗与快乐。《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为保障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上海法院推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保障金已惠及3270人

    丁清之前是上海某皮件公司员工,因为公司代理的品牌要撤出大陆市场,但是产品库存很大,在慢慢消化产品过程中,公司资金链断裂发不出工资。

    经劳动仲裁,员工和皮件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由被执行人皮件公司支付37名员工38万余元工资。但皮件公司一直没有兑现。“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到法院申请执行,这才知道有‘向日葵’工程。很快,第一批员工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我是第二批拿到的。”丁清说。

    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虹口法院不断探索民生案件执行模式,逐渐形成立案、保全、调查、执行、分配、救助“六个优先”常态化执行模式。凡属涉民生执行案件均优先立案,并在1个工作日内移交执行部门。执行部门收案后,及时通过“点对点”系统集中查询或交由调查组调查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对该类案件力争20天内执结。对民生案件申请人优先分配,对符合条件执行案件救助对象,通过各种渠道给予优先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

    虹口法院执行局法官胡捷告诉记者,考虑到涉案申请执行人多为低收入企业职工,公司拖欠他们工资好几个月了,临近年底,已严重影响其生活。于是,法院与虹口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沟通,启动“向日葵”工程,通过先行垫付申请执行人部分工资的办法,从人社局申请到38万余元企业欠薪保障金,及时发放给各申请执行人,法院在后续执行中执行款到位后,再将该款项归还区人社局。

    胡捷说,欠薪保障金垫付之后,法院继续加大执行力度。目前,法院已经将执行到位的20余万元归还区人社局。

    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顾伟强介绍,2013年,上海法院与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共启用欠薪保障金2942.03万元,涉及案件1076件,惠及3270人,已追偿回748.39万元。深夜追袭机场截老赖

    浙江省萧山国际机场,张良生刚下飞机,便被虹口法院执行法官和萧山国际机场公安拦截。原来,张良生拖欠李建国380万元及相关利息,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张良生玩起了失踪,这给案件执行造成困难。后来,李建国向法院提供线索,称张良生将在凌晨乘坐飞机抵达萧山国际机场。执行法官连夜赶赴机场,与机场公安沟通联系,并获得了协助。

    之后,张良生随法院的警车回到他5年来一直避开的地方。在法官调解下,双方达成一致,张良生当场支付第一笔欠款,之后分期清偿。

    针对此类通过隐匿行踪、去向不明、逃避履行的被执行人,虹口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力度,强化协助,加大对被执行人行踪的查找力度,让企图逃避执行的老赖无处遁形。

    据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的工作部署,上海高院已决定,从2013年12月下旬至2014年6月,开展为期6个月的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

    顾伟强介绍说,上海法院综合运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加大对老赖的惩戒威慑力。2013年,共实施限制高消费10936人次,限制出境1027人次,共有27368余条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信息通过法院门户网站予以公布,将1049名老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使他们在招标投标、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受到限制。

    今年1月15日,上海黄浦、普陀、闵行法院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活动,集中查找到10名玩“失踪”的被执行人,对7人予以司法拘留,对两人予以罚款,142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发放414万元执行款,惠及144人。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