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渠道 提升公信
——广东省佛山市中级法院民意沟通工作纪实
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遇到难题,由于种种原因决策难以形成;审理程序公正,却不被当事人所理解;裁判适用法律没有任何差错,但人们仍有所议论。
原因出自哪里,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陟云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在与社会的沟通和互动中,推进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难题,在沟通中化解
让佛山中院知识产权庭更深层次认识到民意沟通的必要性的,是3年前的一件事。
2010年,顺德区乐从镇一家家具企业与在同一条街做家具生意的另一家企业打起了官司,案由是外观设计侵权。侵权涉及21种产品,从而形成了21起案件。
合议庭本想通过调解“一揽子”解决这个系列案,但在提出调解思路时碰到了“钉子”。原告起诉要求每起案件赔偿20万元,而被告说:“最多一件赔1万。”20倍的差距,不论是调解还是判决,法官感到都很棘手。
侵权赔偿标准到底是多少,侵权获利又该如何认定?法官们认为,建立一种让人信服的赔偿标准势在必行。
佛山中院民三庭庭长刘建红等法官来到当地家具及配件生产批发集散地的顺德龙江镇,与顺德家具行业协会进行了一次真诚沟通。按照事前法院要求,协会在从事家具生产的大、中、小三类企业中选择了十几家家具企业。
“法官,您到我们厂去看看,我们厂小,又是手工生产,说我们侵权获利,我们能获利多少?”一个曾经输过官司的小企业主说,“如果要以侵权获利作为赔偿标准,最好与企业生产能力相联系。”
通过调研和实地考察,佛山家具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纠纷赔偿判定“标准”应运而生了。核心就是在确定大、中、小各种生产规模,版式或实木等各种类型,批量生产或手工制造等模式的家具生产企业的平均利润率的基础之上,结合侵权时间等因素,计算出合理的赔偿幅度。
由此,21起系列案迎刃而解。刘建红说:“深入交流后的方法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案件质效的提升,更是沟通方法的转变。”
此后,面对一些新类型案件,佛山中院总会先请行业协会的代表介绍一下争议标的的技术特点,并对此前的审判“拍拍砖”;在每年知识产权白皮书起草之前,他们也会邀请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协会等方面的代表共同盘点全年知识产权审判有哪些新特点,了解他们有哪些好的建议。
在认真听取意见、建议的同时,佛山中院还注意将审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司法建议的形式给予反馈,在沟通中实现互动。以知识产权审判为例,仅2013年,该院就向行业协会、管理部门提出司法建议30多条,建议回复率达到90%以上。
误会,在见证中消弭
这是去年9月,佛山中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一起信访案件。因为不能保障被执行人最低生活标准,法院裁定对被执行人的唯一财产——60多平方米的房子予以查封,但暂不拍卖。申请执行人老吴对不拍卖房子十分不解,尽管法官对他做了多次解释工作,但他仍然不断信访投诉。
恰好这时,《法律职业共同体一致行动纲领》在佛山诞生了。佛山法律职业共同体由佛山法官、检察官、律师3家协会及高校学者代表组成。协会成立的目的,用发起人陈陟云的话说就是,在追求司法公信的共同目标下,提供一个可以互相监督、互相沟通、互相促进的平台。于是,法官们开始运用这一平台与申请执行人老吴进行沟通。
老吴的案子在“共同体”的见证和反复论证中有了眉目,“拍卖的前提是,要保障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的家属享有最低生活标准所必需的居住房屋。如果能给被执行人解决过渡性住房,房子可以拍卖。”一位大学教授说。
虽然从评议的结果来讲,老吴要想拿到钱,至少还有“几步路”要走,“但法院把所有懂法的‘明白人’都请来了,大家的说法总归没有错,我憋了一年多的这口气终于顺了。”老吴说。
“对这类疑难信访案件,仅仅靠法院一家与当事人的交流和沟通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我们一直寻找一个既能厘清法律,又能消除当事人对法院误会的机会。”陈陟云说。
公众对法律不了解,是对法院裁判产生质疑,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佛山中院经常深入社区,通过普法宣传的方式,引导公众认知法律,增强规则意识。
针对当地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劳资纠纷高发的实际情况,佛山中院与佛山市总工会及佛山日报,在佛山南海狮山工业园区举办了“以案释法”劳资纠纷专场论坛会,吸引了当地30多家企业的劳资双方上百人参加。
大家普遍反映,法官们通过大量生动、典型的劳动争议案例,解答了大家关心的法律问题,为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发挥了作用。
在一家配件企业工作的小张表示:“通过论坛,我明白了法院对我那起案件的判决是有理有据的,我以后不会再冲动辞职了。”
认同,在公开中加深
2011年6月,佛山中院的第一个官方微博在新浪网正式上线,近3年时间里,粉丝数量已接近10万。发布内容涵盖工作动态、诉讼指引、案例解析,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对案件庭审的微博直播。
对于微博设立的初衷,陈陟云介绍:“群众关注什么、社会争议什么,我们就直播什么。让群众了解法院的办案过程,以消除人们的疑虑和负面议论。”
据统计,佛山中院庭审直播的案例90%都是社会关注的重大疑难案件,像“酱油门”、“奥运金罐”、“三水千叶花园”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均在直播之列。庭审直播已经成为佛山中院回应公众关切、加强民意沟通的重要手段。
2012年,“酱油门”事件爆出,国内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酱油因被媒体不点名报道而“误伤”。为消除影响,为自己正名,海天公司将侵权企业告上法庭。
在真相未澄清之前,海天酱油作为佛山的利税大户,会不会受到偏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开庭当天,佛山中院利用近200多条微博对庭审做了全程图文直播,详细向公众介绍了庭审细节,引来众多网友的评论和转发。案件宣判时,该院又及时将海天公司胜诉的判决结果在其官网和微博上予以公布。不少网友认为佛山中院司法公开及时、到位。一位网友评论说:“这种对民生案件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称赞。”
从2012年8月开始,每逢周四20时10分,佛山中院与佛山电视台合作开办的法制综合电视栏目《法槌回响》都会与观众见面。节目采用纪实手法,通过案情模拟、庭审直击、法官和专家说法等板块,用25分钟的时间对个案的审理进行深度报道。
“体验司法,不用亲自打官司,一期电视就让人看得明明白白。”长期关注该栏目的佛山人大代表何万龙认为,这种真实的庭审再现和法理剖析方式,把法律知识普及到了每位观众。
截至去年12月底,《法槌回响》栏目已播出55期。同时,与《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合办的两个报纸专栏,也已经成为佛山中院传播司法正能量的主阵地。
全方位的沟通渠道,为佛山中院民意沟通工作创造了广阔的平台。陈陟云说:“认知司法、认同司法的合力,如今在佛山正在逐步形成。”(记者 杨树明 通讯员 孙 楠)
·福建广东公安机关获通令嘉奖
·郭声琨在广东看望慰问基层公安民警
·郭声琨在广东看望慰问基层公安民警
·广东公安厅领导到各地开展2014春节慰问活动
·广东拟修订地方法规加强联防联治
·广东:检察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
·广东:检察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
·广东高院:清理党政机关执行积案获赞誉
·广东2013年查办32名厅级干部 170名县处级干部
·广东珠海知产审判护航企业发展
·要为法治广东探索先进经验
·广东:检察工作报告获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