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西

山西:司法为民 公证服务力争“1+1>2”

2014-01-27 15:27: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新闻网 

    “习总书记说:‘决不允许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这是对我们司法工作的要求。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老百姓都能寻求到法律帮助、得到法律庇佑。”1月26日,全省司法行政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上,省司法厅厅长崔国红强调,无论是过去的一年,还是未来,基层法律服务职能都是司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工作。

    法律援助人数超20万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和阳光工程。2013年,全省“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与省、市、县各级便民服务大厅“双管齐下”,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专项行动”。

    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将列入“民心工程”,建立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人员为主体,各类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络点及志愿者为补充的辐射城乡、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

    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拓宽服务领域,积极组织办理涉及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法律援助案件。要求2014年全省法律援助办案数量不少于2.1万件,受援人总数不少于23万人,受援人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人民调解走“专业”路线

    早在8年前,我省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专业性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目前,我省已先后在各市建立了省医调委驻市工作站,在所有区县设立了医疗纠纷调解联络员,并在部分省直医院及省卫生厅指定的30余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派驻了人民调解员,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网络覆盖全省11个市119个县市区。

    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始终走行业性、专业性调解道路。目前已开展的专业性调解工作涉及医疗纠纷、保险、征地拆迁、村矿矛盾、环境污染等领域。

    2014年,全省将成立与旅游保险、物业管理相关的专业性调解组织,并建立党代表、律师、专家等第三方参与的矛盾调处化解机构,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网络,推进实施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工程,重点加强村 (居)、乡镇(街办)、企(事)业单位及行业性、专业性4类调委会建设。

    公证服务力争“1+1>2”

    2013年7月,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完美落幕,筹备、服务的工作人员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这其中也包括太原市公证法律服务团的成员。据悉,他们担任了文博会的法律顾问,大会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13900余册,解答法律咨询170余人次,起草法律意见书24份。同样是2013年,大同市司法局与国土资源局对接,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挂牌及国有矿业转让签约现场公证100余次。

    去年一年,我省公证工作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尤其在涉及征地拆迁、项目融资、资产重组、招投标、职工安置补偿等方面提供公证服务180余项。

    2014年,全省公证服务要向基层、向群众延伸,要发挥“1+1>2”的力量,与妇联、团省委、总工会、残联、工商联等联合开展为妇女、青少年、职工、残疾人、农民工提供公证法律援助,确保人均办理公证法律援助事项达到3件以上。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视频]山西:太原司法行政系统推出便民服务
·山西临汾司法行政系统助力转型跨越工作纪实
·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全力保障“平安山西、法治山西”建设
·山西司法行政部署反腐倡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