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小传:
王群,女,汉族,1967年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8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分局洲头街派出所、刑警大队、建桥派出所民警,洲头街派出所副所长,二级警督警衔。
主要荣誉:
她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和“荆楚十大爱民警察”等荣誉。2013年8月,王群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在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分局洲头街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群的眼里,她所负责的长新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10年来,她像一个“大管家”,在家长里短中奔走,在柴米油盐里牵挂,排解着矛盾纠纷,感受着7000余名社区居民最平凡的幸福,用心守护着“大家庭”的平安。
全身心融入“大家庭”
长新社区是典型的老城区,下岗职工多、贫困家庭多,物防技防设施薄弱,治安状况复杂,曾是个矛盾丛生的老大难社区。2003年5月,王群开始担任这里的社区民警。她和社区居委会商量,将楼房顶上闲置多年的废旧水箱拆除卖给废品收购站,然后利用这笔资金统一定制安装了47个经济实用的单元门,既破解了经费难题,又提高了物防水平。随后,王群又在全市率先推出“老城区居民自治物业管理”,由居民自己出资、自己收费、自己维护社区治安,在社区筑起治安防控网,至此实现了社区连续7年无命案、无入室盗窃案、无火灾事故。
王群原来住在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女儿上学也近的繁华中心城区,考虑到下班后居民有个急事、难事要找她不是很方便,她便把自己的“小家”融入社区这个“大家”。
搬到社区后,王群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QQ号、电子邮箱,在网上成立了“王群QQ警务室”。居民有事找她方便多了,有居民要办理户口、身份证,无论晚上还是休息日,她随叫随到;社区里有了警情,居民们楼下一喊,她比110还快。
竭尽所能排忧解难
王群把社区年长的居民当成长辈,把年龄相仿的居民当成兄弟姐妹,把未成年居民当成自己的子女。当“大家庭”里的成员遇到困难时,她都会竭尽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2010年3月,未成年人李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刑9个月、缓刑1年。李某回家那天,王群主动上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群先后给李某介绍了6份工作。但由于李某年龄小、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一技之长,每次工作不长时间就辞职回家。一次次就业挫折让李某变得自闭。对此,王群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李某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挫折。2011年底,李某说,他想复习考大学。王群当即带着他买了复习资料,鼓励他全力备考。2012年9月,李某被江汉大学全日制自考本科班录取。
社区吸毒人员小蔡从小父母离异,缺乏管教,18岁开始沾染毒品。2006年8月,小蔡从强制戒毒所回来后,王群帮他找了一份小区保安的工作。但仅仅过了两个月,小蔡又复吸了。
当小蔡再次从强制戒毒所回来后,王群带着他办齐了参加“美沙酮”治疗的各种手续,又在附近一家工厂为他找了工作。然而,这一次,他工作了5个月又复吸了。小蔡的父母痛心地对王群说:“你就不要再管他了,我们也就当没生这个儿子。”
在送小蔡去强制戒毒所的路上,王群一言没发。小蔡忐忑不安地问:“王姐,您是不是再也不管我了?”看到小蔡无助的表情,王群坚定地对他说:“王姐相信你,不会不管你的。”小蔡流着泪向王群保证,一定听她的话,重新开始。小蔡最终没有让王群失望,一边坚持服药治疗,一边专心上班,再也没有复吸。
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去年6月,社区居民宗某向王群反映,她的儿子快30岁了还没有上户口,没有办身份证。原来,宗某的儿子是未婚生育,她本人又是外地户口,后来改嫁重组了新家庭。由于没有结婚证、计生证、出生证等证明,所以她的儿子一直没能申报户口。了解情况后,王群冒着高温,按照当事人的生活轨迹,寻找他们的街坊邻居、学校老师等相关证明人,形成书面证明材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宗某儿子的户口终于办好了。为了感谢王群,宗某特地请了腰鼓队,打着鼓到警务室为她送锦旗。
去年3月14日,从河南来武汉打工的都师傅被范某家坠落的水泥块砸伤。双方对赔偿分歧很大。
看到赔偿没有希望,都师傅准备带一帮工友到范家闹事。王群拦住都师傅,诚恳地说:“请相信我,一定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反复权衡,王群建议都师傅走司法程序,依法定责。一听“打官司”,都师傅急了:“不打、不打,我是个农民,又没文化,还是个外地人,怎么可能打赢这场官司!”王群说:“您别急!您没文化,我有文化;您是外地人,但我是警察。有我为您主持公道,一定有希望!”
就这样,王群带着都师傅跑司法所,为他申办“农民工免费法律援助”,陪着他做伤残鉴定,还利用休息时间帮他收集固定证据、办理起诉手续。去年10月24日,汉阳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赔偿判决。范某心服口服,一次性支付了全额赔偿金。(记者 秦千桥 通讯员 冯 威 何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