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西

南昌青云谱法院司法服务棚户区改造工作侧记

2014-01-26 09:56: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让更多百姓圆安居梦

  ——南昌青云谱法院司法服务棚户区改造工作侧记

  日前,家住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十字街151号的征迁户梅竹友将一面写有“热情服务、秉公执法”的锦旗送到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民法院,感谢法院在十字街(棚户区)旧城改造中为其提供的法律帮助。

  自去年10月份以来,本着“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初衷,青云谱区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特殊时期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旧城改造这一区域中心工作上来,为拆迁各方提供耐心细致的法律服务和优质高效的法律保障。

  法院工作了不起

  听说记者来访,十字街旧城拆迁指挥部的第16组宣讲员王漭顾不上落座,站着身子开门见山道:“十字街这个南昌面积最大的棚户区,曾有拆迁考虑,但以启而未动而告终,如今迅速取得突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签约拆迁率高达99.7%,工作进展得如此顺利,除了党和政府以人民利益为重、围绕百姓民生需求采取的政策好、决策对以外,也有青云谱区从上到下700余名拆迁工作人员的整体功劳,当然,也离不开青云谱法院的一份无私奉献!”

  对于青云谱区法院在服务这次旧城改造的评价,青云谱区常务副区长王强如是说:“此次十字街棚户区改造共涉及2862户住户,这其中又存在继承情况复杂、家庭纠纷较多、房屋产权不明等特点,如果政府在调解纠纷、理清产权、明晰权属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拆迁进度。好在困难时期,区法院迎难而上,院长梁洪亲自挂帅,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经验足的法官主动提供法律服务。城南法庭还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专人负责解决征迁纠纷,这样既节约了行政资源,又加快了旧城改造速度,同时也化解了大量群众内部矛盾,应该说司法确认这一做法一举多赢,法院工作既不容易,也很了不起!”

  没有法官的付出,就没有我家问题的圆满解决

  记者在采访一位刚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法院确认决定书”的征迁户郝春山时,句句见真情:“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城南法庭的法官们!不是他们做工作,我家兄弟姐妹不签字,不仅房子拆不成,我也得不到补偿和安置”。

  原来,他家有一套80平方米的二居室,2000年父母将该房作价4万元转给了他,房产证交由他持有,因是一家人,当时就未办理过户手续,其他姊妹知情并认可。至今父母先后身故,现在房子要拆迁,需父母名下所有子女都签字。听说补偿安置房价值100余万元,兄弟姐妹便起了心念。法官最后知晓,老大在这些弟妹当中,既有威信、也较恳直,有可能率先做通思想工作,就单独找老大谈心,一番真情告白之后,老大坐不住了:“法官,别说了,我不争了。弟妹的事,我来做工作。”就这样,一起看似将要闹得不可开交的家庭纠纷就这样被攻克。

  “若没有法官的付出,就没有我家问题的圆满解决。法官不仅不收我一分钱,还帮我家解决了父母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守护了我家兄弟姐妹的一份亲情!”见到记者,郝春山的妻子动情地说,“法官们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诉调对接,法院帮了我们的大忙

  “我们要求法官立足本职,找准政策与法律的结合点,确立了‘民为本、群众诉求优先,和为贵、定分止争优先,法为上、助推发展优先’,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变坐堂办案为送法上门、变闭门审判为阳光司法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依法、快速、和谐目的。”青云谱区法院院长梁洪说。

  在谈到诉调对接的做法时,谷市街社区主任、人民调解员王慧娟如是说:“人民法院与人民调解实行诉调对接,一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可提高案件调解率,能增加群众对调解案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二是方便了群众的诉求,不用支付任何费用,既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又降低诉讼成本;三是提升了我们人民调解员调解案件的公信力和社会效应,也有助于街道、社区调解案件质量的提高。诉调对接不仅为征迁户们办了实事,也是帮了我们人民调解员的一个大忙!”

  截至今年1月17日,青云谱区法院共接待涉及房屋征收、补偿等纠纷的当事人500余人次,已调解处理各种纷争120余起,制作财产继承、分割确认决定书52份,不仅确保了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也让更多的百姓圆了安居梦。(记者 姚晨奕 通讯员 于先宝 曹 阳)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