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法治影响生活·2013中国法治蓝皮书

2014-01-24 15:50:1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文化篇

  法眼静观文化

  最美检察官出炉:唱响法治中国好声音

  2013年11月20日,由检察日报社主办,正义网承办,新华网、法制网、中国法院网、中国警察网以及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等网站协办的“寻找最美检察官”活动圆满落幕。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江德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科长王家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检察院原检察员张飚、吉林省抚松县检察院检察长颜廷民、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邢庆、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许航、陕西省检察院公诉二处原助理检察员刘宝奇、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张秉文、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控申科主任科员李海青、青海省格尔木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陈永洁等10名检察官荣膺“最美检察官”。

  名人信札拍卖屡起风波:合法合理还需合人情

  2013年5月20日,北京中贸圣佳拍卖公司宣布将在6月21日举行钱 书书信手稿拍卖会。11月22日,周作人长孙、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周吉宜诉嘉德拍卖公司拍卖周作人手稿一案在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开庭审理。名人信札拍卖引发文学界、拍卖收藏界、法律界一场大讨论,如私人书信拍卖是否合法?物权与隐私权由谁先行?以及委托人信息是否该保密等等话题。

  首届“反贪硕士”毕业:过度解读反映民意期待

  2013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专业首届职务犯罪侦查方向硕士研究生毕业。该班学生被外界誉为“反贪硕士”、“反腐硕士”,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对象。支持者与批判皆有,可以看出社会对于贪腐现象的敏感度,寄托着民众对规制、惩处贪腐现象的热切期待。

  “冀宝斋”停业整顿:民间博物馆面临困境

  2013年7月7日,马伯庸博客介绍了河北省冀州市冀宝斋博物馆中众多年代穿越、造型奇异的藏品,引发舆论热议。随后,各地“雷人博物馆”的旧闻新闻相继被挖出。民间博物馆的准入制度、生存现状等被坊间关注。

  对青年教师实施师德考核:怎么划分“道德红线”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师德评价内容和方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加强版“限娱令”出炉:“原创”不能靠强制

  2013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被称为加强版“限娱令”。评论认为,需要下大气力去解决的不是播出时段,而应以不断开发新鲜的原创作品为目标,走好每一步。

  3D打印挑战法律秩序:技术进步与权利保护如何两全

  “3D打印”被喻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标志”,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产品的外形与结构”的版权保护并不充分。著作权保护和专利保护两方面的法律在3D打印领域出现了真空地带。

  “到此一游”现象屡禁不止:受损的是文物更是文化

  2013年2月,故宫大铜缸上刻字“梁齐齐到此一游”。2013年5月25日,网友“空游无依”发微博称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中文刻字“丁锦昊到此一游”。舆论对此强烈谴责。

  教科书付酬办法实施:迟到的正义还需有效维护

  2013年12月1日,《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作品支付报酬办法》正式实施。《办法》的出台,解决了长期困惑出版社和权利人、权利人组织的教科书付酬问题,教科书使用各类版权作品支付报酬终于有了可以遵循的标准。

  “联合抵制”郭德纲:封杀与否谁说了算

  2013年11月19日,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因病去世,次日郭德纲在微博上发的一首打油诗及配图被指侮辱王晓东。12月15日,中国广播协会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发出声明文件,呼吁对郭德纲予以强烈抵制。社会舆论及对这一“联合抵制”行为是否涉及滥用权力引发争议。

[责任编辑:朱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