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新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2014-01-24 15:32: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疆法制报 

在服务群众中深化平安新疆建设

——新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平安新疆是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直接呼应着全区人民的期盼,连着千家万户的民生,关系各组群众的福祉。在平安新疆的建设中,新疆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责任,把“平安新疆”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服务群众工作中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在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增强公众安全感、提升群众满意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用一根强有力的“平安弦”奏响了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最强音。

贴心服务:流动人口不再是异乡人

掏出手机对着出租房屋门口的卡片一扫,该房的户主和租客的身份证号码、年龄、民族等信息便逐一显示在手机上。

1月17日,在乌鲁木齐市黑甲山片区黑甲山后街社区,社区包户干部马婷开始入户走访,她的“装备”是一部手机。

马婷用手机扫的是黑甲山片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数字化服务工作中为每处出租房屋设计的“二维码”,即将片区内的每一户出租房屋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系统生成唯一序号,并将该序号通过二维码管理软件编译成“二维码”,然后打印制作成卡片,张贴于每间出租房屋外。

“二维码”卡片上还有社区电话、包户干部电话等信息,房东和租客可随时与社区取得联系,咨询业务、预约服务。

马婷入户的是后街社区一栋有十间房屋的自建房。“我负责5个院子47户流动人员登记录入工作,以往入户要登记姓名、身份证号,还要照片等资料,收集一户至少得三五天。”马婷说,“现在有了二维码,我带个手机就行了。”

流动人口来到陌生的城市,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有个安定的住所。

乌市天山区赛马场东社区原是乌鲁木齐县大湾乡八户梁村第二小队。2005年村里的土地被征购,160余户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盖房当起了房东,租房的人大多是南北疆来乌打工人员。针对辖区出租房多的情况,赛马场东社区以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站为依托,于2010年6月成立了房屋出租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协会理事由房东中威望较高、有群众基础的老村支书、老村委会主任担任。

“协会运行了3个月,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协会工作人员热孜万古丽说,以前社区垃圾多得没地方下脚;居民在屋外做饭,一转身煤气罐就被人扛跑了;遇到有人吵架,看热闹的人很快就围得水泄不通。现在社区里修了柏油路,上下水、电网改造也完成了,环卫工人每天随时清扫垃圾,派出所和联防队员24小时巡逻,治安案件很少发生。

今年65岁的克依木·热西提是赛马场东社区居民,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里很多人不愿来,想把房子租出去只能到处贴小广告。现在有了协会,省心多了,来了租房人,协会工作人员帮我们查验租房人的身份信息,这样我们把房子租出去也放心。”

推行居住证,将流动人口逐步纳入当地社会服务与管理范围,使他们在生活居住、劳动就业、医疗保险、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在流动人口集中区域成立维权服务站,积极为其提供各种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

近年来,为解决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治安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难题,我区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本部门职能,变管理为服务,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配套措施,及时出台惠及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对流动人口实行“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加强对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和职业培训,将服务更多地体现到管理中,倾力解决好流动人口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园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让流动人口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将管理寓于服务当中,以服务促进管理,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开创了流动人口“住者有其居,干者有其业,人心思平安”的和谐局面。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