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辛欣,2006年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苏州市吴中区法院工作。凭借过硬的法律功底,经过行政庭、立案庭、人民法庭、民二庭等岗位的历练,1980年出生的她,现在已是吴中法院最年轻的副庭长,2012年还荣立了三等功。
七年来,辛欣审结各类案件1233件,调解、撤诉率达85%。记者面前的她,长长披发,一副眼镜,显得干练睿智。吴中区法院院长钟毅这样介绍,她肯钻研,审判出类拔萃,调研频频获奖,平时话不多,审起案子却头头是道。
活用法律:淘宝店主“给好评”
2011年7月,辛欣承办了一起特殊的同居析产纠纷,这对分手情侣诉争的是一家“五皇冠”等级、利润丰厚的淘宝店铺和网店收入所购的一套商品房。
2005年,吴丽和高明开始恋爱,并共同打理一家淘宝网店,可生意蒸蒸日上,二人的感情却急转直下。分手后,双方因为网店归属问题闹上了法庭。原告高明提供了一些网店供货商的说明材料,证明他参与了网店的经营和管理,是淘宝网店的合伙人。被告吴丽则坚称,这家店是她独立开设的,恋爱期间高明曾帮忙经营,但他并非合伙人,只是参与者。二人针尖对麦芒。
当时,关于虚拟财产所有权归属的判例并不多见,在苏州尚属首例。商机无限的虚拟店铺应如何分割?这让辛欣犯了难。她查阅了大量该领域理论研究文献,裁判思路逐渐明晰——网络虚拟财产尽管没有法律的直接规定,但已囊括在《物权法》的“物”之中,属于虚拟不动产,可以以《物权法》第九条等相关法律为依据进行裁判。辛欣探索性地根据淘宝网店的注册信息、与网店相关联的银行卡和支付宝的登记信息等确认网店及房产属于被告个人所有,并在判决书中加强说理。仔细阅读判决书后,原告和代理律师表示服判,吴丽则一边填写《司法服务反馈表》一边说:“对于淘宝店主而言,顾客的一个好评,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今天我也要给辛法官一个大好评!”
除此之外,辛欣还曾参与被媒体评价为“非上市公司破产复活第一案”雅新公司破产重整案的审理,使该公司重获新生。辛欣总结自己处理新案难案的心得:“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写得那么细、变得那么快,但我相信,只要吃透法律的精神、原则,把现有的法律概念用够、用好、用足,也能解决新兴事物的法律纠纷。”
能动取证:借条背面“揭真相”
2012年底,刘刚手持12万元借条向法院起诉李芳,要求其归还借款。李芳对借款之事矢口否认,但对自己亲手签名捺印的借条由来却欲言又止。
辛欣敏锐地察觉到案件另有隐情,通过单独交流,李芳终于道出事情原委:她和刘刚2007年相识后产生婚外情,此后她希望结束双方的不正常关系,但刘刚一再威胁要将两人的关系公诸于众,她被迫在一张对折的纸上签名捺印,压根不知纸的另一半是何内容。
为依法查明案件事实,辛欣重新审查了该案的证据和细节。刘刚称借条的形成时间是落款的2006年5月19日,但李芳说是2008年左右。注意到这张借条写在一张楼盘广告单背面,辛欣紧抓这条线索,多次至该楼盘开发商和宣传销售公司调查,得知这个楼盘2007年底才开始对外宣传、销售,与刘刚陈述的时间矛盾。掌握了相关证据,辛欣反复要求刘刚陈述借款的时间、地点等细节,几次前后矛盾之后,他开始闪烁其词。辛欣趁热打铁,向刘刚说明了借条背面楼盘的销售时间及对借条形成时间进行司法鉴定的可行性,并向他释明了虚假诉讼的含义、违法性及惩罚性规定。铁证面前,刘刚只得承认不存在借款事实,主动申请撤诉并向李芳赔礼道歉。
耐心细致:辛欣善断“家务事”
2013年7月,陈康来到吴中法院起诉自己的亲生父母,要求他们履行人民调解协议。
究竟是多大的矛盾导致至亲对簿公堂?辛欣借送达开庭传票的机会上门了解情况。陈老伯夫妇是太湖畔种植碧螺春的茶农,听说自己成了被告,淳朴的二老十分抵触,无论辛欣怎样向屋内人解释身份及来由,房门依然紧锁。
辛欣又到当地派出所了解情况。民警听闻来意道:“为了他们家的事,我们派出所也出了不少次警。”原来,陈康和再婚的妻子不务正业、嗜赌成性,欠了一屁股债,一心想分父母的家产。又有高利贷的人不时来逼债,老两口整日担惊受怕。后来,陈康和父母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协议,约定了财产的分配。可陈康认为父母给得太少又反悔了,当场撕毁了协议,还几次到陈老伯家泼粪、砸玻璃,伤透了二老的心。
在民警的陪同下,辛欣再次来到陈老伯家,他们这才开了门。为了消除二老的抵触心理,辛欣耐心解释:“做了被告并不代表就是没有道理的一方,我们是来了解实际情况的,不会偏袒任何人。”二人老泪纵横:“都说养儿防老,我们的儿子却把父母当仇人,我们不会再认这样的儿子……”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辛欣对原告展开了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你知不知道,就凭你泼粪、砸玻璃的行为,你父母完全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你们夫妻俩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但他们没有这样,因为他们嘴上说不认你这个儿子了,心里还是疼你的啊!”见陈康有所触动,她紧接着从他撕毁人民调解协议并明确表示不愿履行便无权再要求被告履行协议的角度对其晓之以理;从父母的养育之恩出发对其动之以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解,陈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提出了撤诉申请。
在基层矛盾“最前线”的人民法庭工作的三年,辛欣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80后对工作的热情,摸索出认真倾听解怨气、动情晓理解心结、因势利导解纠纷的“三步法”,审结的373件家庭矛盾类案件中有九成调解撤诉,上演了一幕幕案结事了、家好人和的感人场景。(记者 徐 育 特约记者 张宽明 马 俐)
·追记华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罗夫中队民警张勇
·乘警刘成明的“最后一次春运”
·社区女警陈晶晶的“特别关注”
·陈永锋:在病床上坚持追逃
·张文杰:接警13万余起零投诉
·武汉民警湖水中救出轻生老人
·武汉民警湖水中救出轻生老人
·李岩:被誉为“地图”的“最美交警”
·陈晓磐:200名留守儿童的“陈爸”
·侯明华:孤寡老人的“大孝片警”
·贺兵: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的“飞扑哥”
·宝音德力格尔:牧民心中的“赛因察戈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