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彬向记者出示进场施工前所签的协议书,他所在班组的33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160余万元
编者按
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的问题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由来已久,虽然近年来法治环境不断完善,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越来越少,但欠薪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一到年底,还是屡屡发生。
四川法制报近期已接到相关求助十多起,这些讨薪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例如,一些农民工认为法律程序繁琐,且耗费时间太长,在讨薪过程中,不愿选择诉讼;而另一种与此相对应的现象是,有农民工在讨薪官司中胜诉后,却长期面对着执行乏力的窘境。
距离春节仅仅只有半个月不到。为了给王春容等上百名农民工讨薪,来自广汉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杨律师草拟了一份诉状,而王春容等人却迟迟不愿意在诉状中签上名字,只因害怕走司法程序是做“无用功”。
与此同时,为了给自己和同期工友讨回5年前拖欠的工资,农民工孙旭洲找到本报记者,诉说了自己官司胜诉后难以执行的困境。时至今日,他们都还没能等到自己的工资,这似乎印证了王春容等人的担忧。
官司打或不打,这成为走在讨薪路上民工的一个十字路口。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加大力度惩处欠薪企业,也对农民工维权加强法律援助,但讨薪仍非一件易事。
A
百余民工被欠500万 他们不愿打官司
整整守了3天回复是“正在协调”
“这几天我们一直守在这里,工人们需要钱回家过年,拿不到钱是不会走的!”昨(22)日上午,正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下称“二绕”)东半环北段工程管理中心讨薪的王春容给本报打来电话。他是一名参与成都“二绕”修建工程的农民工,和近30名工友被拖欠工资一年多,金额共计148万余元。
下午2时许,记者赶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玉带社区的现场时,几十名讨薪的农民工正焦急地等待在院子里。他们已经在此守了三天,但工程管理中心的回复一直是“正在协调”。
14时30分左右,记者在4楼的一间办公室外,见到了来上班的工程管理中心负责人娄卫东。听明记者来意后,他当即大声说找错了人,称“要上厕所”,就迅速转身离开。随后,几名不愿表明身份的男子将记者围住,另有十余人在旁围观,称采访需要提前预约等候,并要求核实记者身份。
当记者亮出证件并表明采访意图后,对方中的一名光头男子称:“领导不方便接受采访,你们要提前预约、登记、走程序……”该男子不愿说出自己的姓名,“我说了就算,你可以把我拍下来,明天我就火了!”此时,去上厕所的娄卫东已不见了踪影。
过百人被欠薪涉及金额超500万
王春容介绍,2011年5月,他和工友们来到成都二绕东半环北段的A2-2项目部,接下了该项目桩基劳务部分,主要负责打孔、冲孔等作业,次年9月工程结束。王春容所在的民工班组被拖欠劳务费160余万元,至今都没拿到。“2011年我们就开始要,当时说需要建拌合站,资金紧张,让我们再等等。”王春容说,这一等就是一年多。由于项目部在广汉境内,期间他们先后去过广汉人社局、交通局等部门反映情况,但事情一直没有进展。他去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时,得知走司法程序需要较长时间,又暂时打消了起诉的念头,“只能天天到工程管理中心去守着,希望能早点拿到钱”。
王春容所在的民工班组被长时间拖欠工资并非孤例,记者在现场还见到了另一拨来讨要工资的农民工。他们是该项目一个钢筋班组的工人,“我这边有33个工人,被拖欠了160余万元,要了一年多都没要到。”李文彬、李文渊兄弟俩说。
记者现场采访了多名工人,随后又走访了广汉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等多个部门。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中至少有5个农民工班组遭遇欠薪,人数过百人,涉及金额超过500万元。
据了解,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全长220.7公里,分东、西两段。其中东段先后经过彭州、广汉、青白江、金堂、龙泉驿、简阳、双流共7个区县市,全长108.892公里,由广东龙光(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龙光集团又将其中的部分工程量,承包给了重庆华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后者通过熟人介绍等方式,招揽了大量工人进场施工,王春容和李文彬等都在其中。
王春容告诉记者,就在几天前,广汉市劳动局、交通局、龙光集团和重庆华朗公司等曾开过一次协调会,但未能达成一致。存在争议的焦点是,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与重庆华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存在资金纠纷,而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民工们能否顺利地拿到被拖欠的工资。“明天9点半,还要组织我们到交通局去协商,几方都要参加,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进展。”王春容说。
B
一次仲裁两次审理 他的维权路走了5年
与“二绕”农民工不愿打官司相反,孙旭洲选择了诉讼这条路。
孙旭洲的4万元工资已经被拖欠5年。经过仲裁和两次法院审理,成都市中级法院最终维持一审原判,判决拖欠工资的公司方向孙旭洲支付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余额共合计40696元。
这份成都市中级法院2012年10月22日下达的终审判决书,却依然没有给孙旭洲带来好消息——法院执行了整整一年仍没有结果。因拖欠工资的公司突然倒闭,孙旭洲只好将最后的希望寄予当地检察院,希望检察院能够监督将案件移送至当地公安机关,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对公司法定代表人立案侦查,尽可能追缴回这笔工资。
为讨工资打了4年官司
2008年5月10日,32岁的孙旭洲来到资阳市茂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源公司”)承包的工程工地上班,任工长,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工程于当年7月1日正式动工。在此之前,茂源公司承包了四川广信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信公司”)下某工程的部门劳务,孙旭洲则负责其中一部分管理工作。
直至工作到2008年12月19日,除了进工地前公司预支的7700元工资,孙旭洲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同年12月22日,孙旭洲向成都市成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请求裁决茂源公司和广信公司支付拖欠工资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仲裁结果很快出来了:裁决茂源公司支付39858元,广信公司则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因广信公司不服仲裁裁决并提起诉讼,成华区法院一审判决茂源公司向孙旭洲支付工资18248元、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余额22448元。这个判决,是根据广信公司提交的工资标准,按照孙旭洲3500元/月的工资数额、扣除预支工资之后计算的。与此同时,法院认为孙旭洲与广信公司之间没有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只与茂源公司有劳动关系。
执行1年公司突然倒闭
由于法院执行时发现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资产,法定代表人也失去联系,孙旭洲的工资又失去了着落。据称,这是一家挂靠公司,工程款从来没有经过公司账上。
2011年5月1日,随着《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正式入刑。在2013年1月22日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同时提到,虚假倒闭、行为人逃跑,都可以认定为以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情形。
这让孙旭洲看到了一丝希望。他认为,按照刑法规定,茂源公司的行为可以认定为逃避支付的行为。“几万元对一个大公司来说,不算小事,但都是我们挣来的血汗钱。”孙旭洲无奈地说。
(记者 曾晶菁 夏修露 文/图)
记者手记
在陪同民工采访拖欠工资的“二绕”东半环北段工程负责人时,这名看似彬彬有礼的负责人竟口气一转,拒不承认自己的身份。面对记者“是否为工程负责人”、“是否拖欠工资”的连续追问时,这名负责人竟然怒骂记者“恬不知耻”,其身边一名自称是员工的男子还对着记者挥舞起了拳头。
讨薪的民工告诉记者,这种态度算是好的。他们轮番守了几天,看着工程负责人的豪华轿车开进大院,却不敢冲上去找他们,“因为会马上被赶出来,动手是经常的事”。而现在,民工们只有依靠人多、疲劳战。但即使如此,他们为了讨薪,也不得不作出停工一年的牺牲。
相比较大批民工的“力量大”,单独讨薪的孙旭洲显得有些力量薄弱。即使坚持了这么久,“春天依然没有到来”。
“自己生的孩子,一定不能当民工……”一名民工自顾自地说着。在记者听来,这话有些心酸。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之一,他们本就遭遇到不少“特别”的对待,如果连为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都拿不到,还需要为此而长年四处奔波讨要,何谈让农民工兄弟真正融入城市?
新闻链接
川籍农民工省外讨薪律所联系点能帮忙
记者昨(22)日从省法律援助中心获悉,该中心为了方便省外的川籍民工讨薪,已建立了律师联系点机制,依托律师事务所在外省建立工作联系点。今年,资中县、内江市、泸州市的合江县、泸县,分别在江苏省无锡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贵阳市建立了对应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方便在当地打工的川籍民工需求法律援助。
另据了解,去年12月,省法律援助中心已启动了“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行动”。近两个月,中心受理农民工讨薪案1760件,涉及民工3800人次。“今年的农民工讨薪案件要比去年少很多。”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晓林介绍,去年专项活动第一个月,农民工讨薪案有近2000件。 本报记者 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