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破获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

2014-01-23 09:18: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专门制作假户口簿、在职证明、银行对账单等材料,安排人员负责回答领事馆的核实电话、进行领事馆面签培训与出国前培训……不法分子利用这样的手段将欲出国打工人员包装成大公司的员工或领导偷渡至欧美等国家,从中赚取暴利。

    近日,辽宁边防总队先后6次对公安部边防局督办的这起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涉案犯罪团伙成员实施打击,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偷渡人员19名,扣押非法所得340余万元。

    邀请函成偷渡关键环节

    2012年12月18日,辽宁边防总队在工作中获悉,辽宁籍人员张某等人勾结上海、北京等地“蛇头”组织境内人员偷渡欧洲。经初查,辽宁边防总队发现这是一个由多个团伙组成的特大犯罪网络,团伙间资源共享,单个团伙内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作案区域涉及北京、上海、吉林、辽宁等10余个省市。

    经查,2012年以来,张某等人勾结上海、北京、辽宁等地非法中介公司的李某、常某、张某某等人,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等地大肆招揽出国打工人员,每人收取费用为6万元至9万元不等。

    “李某、常某、张某某等人主要通过专门的QQ群招揽出国打工人员,而这类QQ群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供各个团伙间资源共享。”辽宁边防总队侦查队队长俞志虎告诉记者,由于蛇头分布多个省市,他们经常会在QQ群里交流“哪个国家好签”、“哪个城市领事馆好过关”等信息、并交换偷渡人员资源,攒够人数不定期组织他人偷越国境。

    在收到出国人员护照等材料后,李某、常某、张某某等人指使薛某等人在互联网上查找注册资金较高的知名大公司,将出国打工人员包装成这些单位的员工或领导,再找制作假证人员为出国人员制作与身份相符的户口簿、在职证明、银行对账单等材料。

    俞志虎告诉记者,由于是将偷渡人员包装成出国商务考察者,因此获得国外的商务邀请函成了偷渡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为了应付审核,李某等人将领事馆回访电话呼叫转移到簿某等人的手机或定无线电话机上,由簿某等人负责回答领事馆的核实电话。

    之后,李某、常某等人根据使领馆审批签证难易程度,安排于某、那某等人带领出国人员前往北京、沈阳、成都、广州等地的外国使领馆,以出国商务考察的名义骗取签证。

    最后,偷渡团伙安排偷渡人员从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或转道香港出境,出境后前往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打工。

    “蛇头”用隐蔽手段犯罪

    案情逐渐明朗后,辽宁边防总队立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对北京、辽宁等地涉案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并收集、固定犯罪证据。经过缜密侦查,查清了该网络组织偷越国境流程及部分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活动规律及主要办公场所等。

    2013年7月19日,专案组先期收网,抓获李某、常某、刘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偷渡人员5名。

    “这些‘蛇头’的反侦查意识很强。”俞志虎说,在这些团伙中,“蛇头”多会设置两套办公场所,将一套伪装成正常的办公室,在屋内确认欲偷渡人员无可疑后,才会将其带到另一处更加隐蔽的办公室详谈。有的“蛇头”还会对手下伪装自己的身份,“蛇头”常某通过手下徐某控制自己的团伙,直至该团伙被端掉,团伙其他成员居然不知道常某是幕后老板,而在该团伙中两名从事技术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根本没有发现那是一个组织他人偷渡团伙。

    鉴于案情重大,7月22日,公安部边防局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随后,专案组在8月至10月期间,又抓获张某、左某、高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偷渡人员14名。

    6次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偷渡人员19名,捣毁偷渡组织者办公地点7处,扣押非法所得340余万元,暂扣涉案车辆两台,扣押伪假印章73枚、护照180余本及大量用作骗取出境证件的伪假材料、作案工具。

    虽然此案已成功侦破,但俞志虎不无担心地向记者表示,偷渡人员若侥幸进入偷渡目的国境内,也承担着巨大的法律、经济以及人身安全风险。

    俞志虎称,国内偷渡海外的各主要目的国在法律上对偷渡入境以及非法滞留、从事非法劳务行为的处罚力度较大。

    俞志虎分析说,在境外非法从事劳务活动的人员在自身经济利益方面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各国劳动、出入境等法律均对在本国境内从事非法劳务的外籍人员采取不保护甚至禁止的规定,导致怀揣海外“发财梦”却最终落得“血本无归”的人比比皆是。另外,在境外非法劳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说“法” 遏制偷渡“打黑工”需社会合力

    在偷渡案件中,“蛇头”逃避打击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伪装偷渡人员身份的伎俩越来越“高明”,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研判不法分子作案的新动向、新规律,使其无所遁形。同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准备出国打工人员进行法制宣传,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使其在奔赴异国他乡前了解到可能面临的法律、经济以及人身安全风险,让宣传成为有效的减速带。只有全社会多个部门、行业共同参与,才能有效遏制偷渡“打黑工”的发生。 韩宇

    链接

    2013年年底,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戴某,被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法院判处10年有期徒刑;其他同案被告人分别被判处8个月至5年不等有期徒刑。据宁边防总队办案人员介绍,戴某等6人自2007年起,以组织劳务人员出境打工为名,每人收取10万元人民币为费用,多批次组织他人偷越国境。2011年6月,辽宁边防民警获此信息后,经一年半摸排侦查,摧毁了这一横跨北京、吉林、浙江等9省15市的特大偷渡组织团伙。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