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2014-01-23 08:38: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培育信仰 依法行政 公正司法

  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江苏省是在全国最早部署开展法治建设的省份,2004年法治江苏建设在全省展开。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各级党委政府对法治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法治江苏建设成效进一步彰显。

  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召开全省法治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对深入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深化法治江苏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省委书记罗志军指出,我们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法治江苏?从总体上说就是:法治精神深入人心,权力运行规范协调,公平正义得以实现,社会运转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为根本任务、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环节这四个方面。归根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法治建设中感受公平正义、享受幸福生活。

  学法用法培育法治信仰

  管用而有效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常州市武进区牟家村村民李耀泉近来多了个爱好:隔三差五去村农民法治文化公园瞧瞧,看看普法案例,学学法律知识,偶尔还可以欣赏法治文艺演出,闲暇时光过得有滋有味。这是武进区开辟法治文化阵地、延伸普法渠道的举措之一,也是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弘扬法治精神、涵养法治风尚、培育法治信仰,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是建设法治江苏的重要目标和追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着力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突出领导干部等重点学法对象,非人大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无锡、南通等市出台了《关于县处职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办法》。深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建成市级法治文化阵地65个、县级489个、镇级1538个,村级10704个,市县乡三级法治文化阵地基本实现全覆盖。常州《普法总动员》电子游戏、南通《老牛阿耕》法治动漫、南京六合法治农民画等一批家喻户晓的法治文化品牌,令老百姓喜闻乐见,也使法治精神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法治建设在基层“落地生根”

  淮安市清浦区黄码乡严卓村的徐爱军律师俨然成了村里离不开的编外干部,深得倚重,村里不仅给他安排了单独的办公室,还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他已多次为村里审查合同、参与调解,不久前调解的一起赡养纠纷未能达成协议,他立即帮助老人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完善基层法律服务,推进政府法律顾问进村镇、进社区,是去年法治惠民八件实事之一。2013年,全省深入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工程,市、县(市、区)全面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资金,加强法律援助窗口建设,认真解决执行难问题,开展公民文明出行教育活动与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活动,实施“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示范工程”,取得良好反响。

  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尊重人民群众建设法治江苏主体地位、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法治实践、夯实法治江苏建设基础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

  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公正司法、法治文化一起作为2013年重点要抓好的三项工作之一。通过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呼应基层群众的诉求期盼,着力夯实法治江苏建设的社会基础,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南京市六合区总结推广赵坝村制定实施《赵坝农民议会议事规则》《赵坝农民公约》《赵坝合作社会议事会监事会章程》的做法,不断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宿迁市全面推进“党社联建”工作,厘清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明确社会协助政府事项和依法自治事项,建立以平等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契约化管理模式,促进社区回归自治本位。

  十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超90%

  95岁的黄玉梅老人是海安县人,活到这把岁数,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上法院打官司,更没想到坐在被告席上的会是县长。

  事情要追溯到2007年5月。当时,因为280平方米的宅基地权属问题,黄玉梅与大儿媳闹起矛盾。让黄玉梅生气的是,她们自己还没分清楚,政府却将这块地的使用权给了大儿媳,还发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情急之下,黄玉梅将县政府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颁发给大儿媳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

  庭审当天,令黄玉梅没有想到的是,县长亲自出庭应诉,耐心听取了她的意见,并表示会尽力协调婆媳矛盾。尽管法院驳回了黄玉梅的诉讼,官司就此了结,但做了“被告”的县长并没有不管此事。

  之后,在县长多次协调下,黄玉梅与儿子一家平心静气、面对面地进行了交流。最终,输了官司的黄玉梅赢得了亲情,儿子、儿媳一再表态,回家后要善待老母亲,让母亲安度晚年。

  近年来,江苏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案件数量逐年增多,2013年共3738件,扬州、苏州、南通、无锡等十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超过90%。2011年以来,省住建厅、人社厅、国土资源厅、司法厅、环保厅、发改委、地税局等厅局领导相继在涉及本单位的行政案件中出庭应诉。

  不断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为保障政府行政行为不“越轨”,江苏省充分调动各种法治力量。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南通市明确,把法治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年度考评,除了“德、能、勤、绩、廉”,领导干部年终须述“法”;盐城市提出,党委政府出台文件,都要请政府法制机构进行法律审查,把好“法制关”;扬州甚至专门聘请“公职律师”,列席政府常务会议,为决策提供法律咨询。

  规范公开执法力保公平正义

  规范的执法行为是实现公正执法的前提。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才能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全省各地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以严格的制度保障执法司法活动的公正。省检察院强化自身监督管理,针对执法办案中存在的不严格、不规范甚至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干警时有违法违纪等问题,组织开展执法办案专项评查,7个评查小组,集中20天时间,对各市院上一年办理的所有职务犯罪案件和随机抽选的重点刑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逐案进行评查,着力找准薄弱环节,切实改进工作。

  公安机关启动新一轮执法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县级公安机关分管执法工作的局领导、执法勤务类机构主要负责人、派出所主要负责人、法制民警、法制员100%通过中级执法资格考试等10个100%的目标,预防和减少执法不公不廉等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依法及时将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等公之于众,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司法透明度报告(2012)》中,江苏省高级法院司法透明度名列全国高级法院第二位,徐州中院、无锡中院司法透明度继续入围全国中级法院前十位。

  2013年全省法院重点推进四个司法公开项目:逐步开展裁判文书附录法律条文工作,方便当事人及时了解法律条文具体内容;在裁判文书中增加当事人不按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权利和期限等权利义务内容;推进执行异议案件、国家赔偿案件公开听证等;公开委托鉴定、评估、拍卖机构入选标准、程序以及委托鉴定、评估、拍卖机构选择过程和选择结果,依法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全省监狱系统全面推行狱务公开,基层各监所充分利用“罪犯教育网”、会见室电子触摸屏等,及时公布监狱管理、罪犯改造表现、等级处遇、罪犯行政法律奖励等情况,罪犯及其亲属会见时通过局域网可随时查阅罪犯服刑改造信息。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核心诉求。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政法委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从完善证据制度、加强监督制约、保障律师权利、健全纠错机制和强化执法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依法惩治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权、增强司法公信、维护公平正义将产生重要影响。省政法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对防止冤假错案进行了细化。省检察院从五个方面明确了30条具体措施,各级检察院因排除非法证据而不批准逮捕24人、不起诉4人,清理久押不决案件13件52人,严防冤假错案。

  研究部署废止劳教制度、防止冤假错案、清理久押不决案件、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一系列措施,使全省政法机关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特约记者 陈 旭 吕朝阳)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高院院长:忠实履职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江苏禁止1095辆不合格车辆参加春运
·江苏苏州监狱做“亮”服刑人员改造工作
·江苏政法委:把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好照顾好
·江苏镇江法院进一步加大涉民生案件执行力度
·从10组数据看江苏法院履行司法审判职能

·从10组数据看江苏法院履行司法审判职能
·江苏高院出台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指导纲要
·江苏政法系统庄严履行维护和谐稳定神圣使命
·江苏连云港中院推进司法公开纪实
·江苏81个法院入驻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
·江苏:聚焦党在新形势下的目标推进部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