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诠释百姓幸福新定义

2014-01-21 16:26: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平安浙江网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幸福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这种期待不仅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更在于希望平等地享有公平正义。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城乡百姓的法律服务需求,让群众共建共享法治建设的成果。

每村每社区都有法律顾问,一个也不能少

“多亏倪律师出面,指导我们走法律途径,解决了村里的‘老大难’问题。”说这话的,是嘉兴南湖区凤桥镇陈良村的温书记,倪加列律师是他们村聘请的法律顾问。

陈良村的“老大难”问题是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村里出资建造了一间店面房,承租户租下后转租给陈华(化名)开店做生意。后来合同到期,承租户却失去了联系。村里找到陈华想和他续签合同,可是陈华说,承租户收了他一笔押金,除非村里把这钱退给他,否则他不搬,也不续签合同。

“村干部出面调解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我给陈华发了律师函,他坚持之前的说法。我们只好向法院起诉。法院判令他腾退房屋。在强制执行之前,他的态度终于有了转变。”倪加列说,他随后为村里起草了租赁合同,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纠纷,还专门在合同里约定了转租等细节。

倪加列和所里另外两名同事负责联系凤桥镇的9个村和2个社区。这一年里,他们做的事情很多,除了隔周一次值班坐堂提供法律咨询外,还负责起草、把关村里所有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合同。3个人的照片和手机号码在这些村(社区)的公告栏上都能找到。

如今,嘉兴全市的村(社区)法律顾问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00%。说是村(社区)聘请,但其实钱都是省、市司法行政机关为地方基础性公共法律体系建设争取到的政府补助。

律师进农村,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尝到了法律服务的甜头。如今,“一村(社区)一顾问”已经上升为制度。《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建立村法律顾问制度。”“召开村民会议,根据需要可以邀请村法律顾问以及驻本村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群众组织派代表列席。”

“一条龙”法律服务真正送到百姓家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青田县温溪镇司法所所长叶雪伟正张罗着几场“约会”,约会对象是辖区里的社区矫正人员。其中一次,在跟因犯非法经营罪被判缓刑的纪伟(化名)见面后,叶雪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感谢纪伟两个多月前的一次“转身”。

温溪镇前阵子正积极推进“三改一拆”工作。纪伟的一个亲戚几年前造了一处面积不小的违章建筑,用来做花岗岩的加工和零售生意,被列入拆迁名单。纪伟替他的亲戚“打抱不平”,拆迁工作遇到了阻力。

叶雪伟了解情况后马上找到纪伟谈心:“这房子是违法建筑,拆除合理合法。你现在在缓刑期间,千万不能因为冲动再犯错误。”一番设身处地的促膝长谈之后,纪伟转变了想法,开始做亲戚的思想工作,使得后续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温溪司法所辖区内企业众多。为了更好地行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的各项职能,司法所除了做好百姓的“老娘舅”,还积极主动介入企业遇到的法律纠纷,维护企业员工合法权益。

截至目前,我省已经建立1354个基层司法所。除了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的职能,司法所还积极为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将“一条龙”法律服务真正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数字:

截至去年底,我省已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94个,实现县级全覆盖,共办理各类法律事务54万余件。全省共建立人民调解组织4.5万余个,其中村、居(社区)、乡镇(街道)调委会建设实现全覆盖。

目前,我省共有近3万个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覆盖率为93.2%。省、市、县、乡镇(街道)各级政府共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提供财政经费保障4200余万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补助欠发达市县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经费达830余万元。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