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服务河南经济发展

2014-01-21 15:26:1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南长安网 

展望篇

河南国税明确今年十项重点工作

1月16日,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在郑召开,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荣洲代表省国税局党组作主题报告,总结了2013年各项工作、安排部署了2014年目标任务。会议指出,201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省局确定的改革创新年,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抓好2014年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推进国税事业科学高位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法组织税收收入。严肃组织收入工作纪律,通过采取收入质量检查等措施,坚决防止和查处收“过头税”、空转等违规行为;加强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充分运用各种税收数据,分税种、分管理事项逐一研究堵漏增收措施,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实施收入目标动态管理机制,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动态变化,科学研判收入形势,及时制定应对预案,实现均衡入库。

二是落实税制改革和各项政策措施。做好1月1日铁路、邮政行业“营改增”相关工作及通信业、生活类服务业、建筑安装业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省局出台的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的20条措施;挖掘政策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完善税收政策的建议。

三是提升“三个服务”水平。提升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三个服务”水平。在服务税户方面,认真组织开展纳税服务活动,全面落实省局出台的转变职能50条意见、即办事项扩大到80%以上、提供7个工作日限时办结服务、出口退税当月办理、减少涉税报送资料、提供免费政策咨询服务、应用12366举报投诉管理系统提供投诉受理服务、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提供网上办税服务、深化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等措施,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服务基层方面,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帮助基层解决经费、人才、工作难题,减轻基层单位工作负担;在服务大局方面,积极为经济发展大局出谋划策,提升服务水平。

四是着力加强税收征管。完善风险管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全面落实税种调整政策及改革措施、继续深化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运行机制,引导大企业健全风险内控机制;加大税务稽查力度,震慑涉税违法犯罪活动。

五是推进税收信息化应用。以金税三期数据准备为契机,全面提升税收数据质量;加快建立基础数据平台、改造扩展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开发拓展网上预约等电子辅助办税功能;对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六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班子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畅通干部选拔渠道;通过科学机制、分层次培训等措施,提高国税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推进岗位文化建设和国税文化建设,形成具有行业特点的税收文化体系。

七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岗两责”,落实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职责;抓好源头预防,形成预防职务犯罪合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强化案件查办,有案必查,一查到底,对苗头性、个性的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认真落实中央系列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积极参加政风行风评议和“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活动,保持先进位次。

八是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思想认识到位、明确责任到位、督促指导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建立起扎扎实实、长期管用的反对“四风”长效机制。

九是完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在原有目标管理办法基础上,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考核办法,制定全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办法和考核体系,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十是规范行政管理。坚持依法理财、强化后勤保障、深化税收宣传,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程序、制度、方法,完善工作流程。

孙荣洲最后强调,做好今后一个时期和今年的国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省各级国税机关要增强“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勉敬业、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使命感,以务实、求实、扎实的作风,奋力推动全省国税事业科学高位发展,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目标作出国税部门应有的贡献。

回顾篇

2013年河南国税办理税收优惠330.49亿元

2013年,全省各级国税机关在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化难为机,脚踏实地转作风、聚精会神抓收入、凝心聚力谋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坚持依法征税服务地方经济

面对严峻的经济税收形势,全省各级国税部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2013年,全年收入达到1564.05亿元,增长5.5%;地方级收入达到351.21亿元,增长11.4%,圆满实现了总局和省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税收规模在中部地区名列第二。在收入质量上,不以收入规模论英雄,而以收入质量见高低。开展税收资金专项检查,对发现的影响收入质量的21类问题督导各单位及时整改;四季度连续下发3个文件强调组织收入纪律。

实施“营改增”改革政策效应初显现

按照总局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和征管不脱节、收入级次不混乱、纳税人办税负担不增加的要求,全省各级国税机关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认真开展“营改增”改革。截至2013年12月底,全省共有“营改增”试点纳税人5.41万户,累计开具增值税专票、货运专票35.65万份,申报缴纳“营改增”税款14.73亿元;96.5%的“营改增”纳税人税负下降,减税额1.82亿元,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营改增”进项税额10.41亿元,两项合计减少纳税人负担12.23亿元。一些企业顺应改革,加快转变经营方式,政策效应初步显现,“营改增”试点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征管质效

将深化信息管税、推进税收风险管理作为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围绕税源专业化管理,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排序和风险应对,按照“三锁定一加强”风险管理方案安排,连续下发3批次1507户风险企业名单,着力开展纳税评估,全年评估入库税款28.1亿元,拉动税收增长1.9个百分点。强化各税种管理。强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管理,加大汇算清缴力度,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事项专项核查,狠抓重点行业和汇总纳税企业管理;加快出口退税审核审批进度,基本实现当月受理、当月审核、当月办理;组织开展涉农出口企业专项核查,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监管,有效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建立大企业风险特征库,对中国烟草等4户在豫成员企业开展风险核查,确认风险点213个,查补税款1.82亿元;完善非居民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管理机制,打牢反避税基础,全年组织非居民税收7.3亿元,特别是成功对非居民股权转让所得征收1.35亿元,对一家外国公司间接股权转让单笔征税4010万元。强化税务稽查。推进稽查管理方式改革,组建省局第一稽查局,撤销各省辖市区局稽查局,扩充市局稽查局,初步形成大稽查工作格局;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大要案查处、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等活动,全年稽查查补收入23.86亿元,整体稽查成果居全国前列。

推动职能转变全面优化“三个服务”

认真落实总局“三个服务”要求,省局制定出台了转变职能、优化服务的50条意见,从“明确任务原则,把握职能转变重点,健全保障机制”等3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服务税户,深化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以“简化办税程序、下放审批权限、提高办税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的“简放提优”工作,编写《纳税人涉税事项操作规程》,在全省办税服务厅、车购税大厅和纳税人较为集中的市场安装车购税自助办税终端和普通发票自助开票系统,在郑州市试行“网上审批系统”。围绕服务基层,进一步关心基层,建设基层,注重工作统筹,整合监督资源,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持在资源配置、教育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将新招录的公务员全部安排到基层工作。围绕服务大局,坚持提升工作站位,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及小微企业减免税政策,全年办理各项税收优惠330.49亿元,其中办理出口退免税102.85亿元;及时出台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加快发展的20条措施,多次深入港区开展调研。省局连续4年被省政评为“河南省企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以人为本倾情带队有效激发队伍活力

强化素质能力建设。2013年,省局直接举办各类培训班46期,培训5380人次;全系统具有“三师”资格人数655人,5名干部成功入选总局领军人才计划,录取人数和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注重人文关怀。积极为23名困难干部职工发放大病救助资金60万元,切实解决干部实际困难,干部的凝聚力、归属感进一步增强。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与省人社厅、地税局联合评选全省税务系统先进集体40个,全省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100名;5个基层单位被表彰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两名个人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先进个人;省局机关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单位复查验收。(赵显张建华张科)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