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监狱系统创新方法增强教育改造工作实效

2014-01-20 08:31: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综合新闻 

“大教育”提升服刑人员矫正质量 江苏监狱系统创新方法手段增强教育改造工作实效

    悠扬的竖笛演奏声,欢快的腰鼓训练,精巧的编珠剪纸……这些兴趣小组都是南京女子监狱针对女性服刑人员的特点而特设的教育改造课程。

    模拟法庭实训强化遵纪守法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发展能力,开展心理矫治促进心理归位……这些务实的举措都是南京浦口监狱针对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的特点而开设的教育改造课程。

    各具特色的教育改造课程是江苏监狱系统以扎实举措积极推进教育质量年活动的一个缩影。

    江苏省司法厅厅长兼省监狱管理局第一政委柳玉祥介绍,监狱要切实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切实把教育改造工作作为实现监狱长治久安、全面提升服刑人员矫正质量的根本性措施。江苏监狱系统通过严格落实教育质量年活动各项部署要求,积极创新方法手段,着力健全保障机制,不断增强教育改造工作的实效,促进了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女子监狱 “兴趣”特色增进教育改造实效

    “法制观念薄弱、道德规范缺失,是女性服刑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南京女子监狱监狱长王立立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近年来,南京女子监狱以提升教育改造质量为导向,通过构建文化育人机制、丰富文化建设内涵、创新文化发展形式,促进了服刑人员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思想、重塑人格、重新做人。

    “教育改造服刑人员,其实就像教育孩子,有一次,我的孩子参加竖笛兴趣班,我就想能不能让我们监区的服刑人员也学习吹竖笛。我把这个想法向监狱领导汇报后,领导很支持。所以,我们积极组建了监区竖笛兴趣表演队,由民警们带着服刑人员一起学习吹竖笛。”南京女子监狱八监区监区长李琳笑着说起开办竖笛表演队的初衷,这既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修养的过程,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起到了良好效果。

    如今,在南京女子监狱像吹竖笛这样的兴趣小组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进南京女子监狱,在一间教室里服刑人员在民警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编珠,只十几分钟时间,一个造型精致的工艺品就用彩色小珠子编制完成,一个年轻的服刑人员说:“是警官们教会我们编珠的,做这些手工制品时也培养了我们的耐心。”

    “没有警官的教育,就没有新生的我;没有剪纸艺术,就没有自信的我。”刑释人员小马在2013年3月带着感恩与祝福回到监狱,并向服刑人员赠送了自己精心创作的剪纸作品。这个曾被专家鉴定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年轻女服刑人员,在监狱的关心帮助下,钻研剪纸艺术,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也学会了正确控制和管理自身的心态情绪,逐渐回归善良本性。

    近年来,南京女子监狱大力开展契合女性服刑人员的特色教育,拓展兴趣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各监区均组建了腰鼓、太极扇、八段锦、排舞等百人兴趣班和3个以上兴趣小组,将兴趣班打造成服刑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愉悦、自我提高的重要平台。同时,监狱深化“活动”特色,发挥大型活动的教化作用,切实增强服刑人员的悔罪意识和服刑意识。    王立立介绍说,南京女子监狱注重培养女性服刑人员刑释后的谋生能力,帮助她们从根本上矫治恶习,重塑新生。结合监狱企业实际,组织服装等级工、机修工、电工等培训考核与鉴定;利用社会资源,开设美容、美发、足疗、刮痧、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班,女服刑人员刑释获证率达90%以上,不少服刑人员掌握了两门以上的专业技能。监狱与4个社会职业培训学校一直保持良好合作,使社会力量更好服务于改造工作。

    浦口监狱打造教育改造的社会化格局

    新年前,在江苏省浦口监狱举行了法律咨询活动,服刑人员在监狱里就能面对面向司法局工作人员咨询相关法律政策问题。

    2013年10月,浦口区司法局与浦口监狱合作,成立了“浦口区司法局驻浦口监狱法律服务中心”。浦口监狱监狱长夏苏平说,在监狱里设立法律服务中心,对协助和配合监狱进一步做好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效果,实现执法和维权并举,维护监狱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浦口监狱法律服务中心”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法律公正活动,与司法行政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机制。而这只是浦口监狱积极推进教育改造社会化的众多举措之一。

    近年来,浦口监狱积极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建设,全面加强与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联系,与省内所有县级安置帮教机构签订了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协议,建立了刑释人员回归服务平台,加强刑释人员跟踪帮教。此外,每年邀请10名法官、检察官、律师,100名社会志愿者到监狱进行法律援助,通过举办法律讲座、现场答疑和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服刑人员普及法律知识,消除误解困惑,自觉增强法律意识;每月举办一期“亲情开放日”活动,每年邀请1500名亲属走进大墙开展零距离帮教,筹划组织重大节日各类主题活动,拓展监狱开放日外延,凝聚亲人等社会力量教育帮扶服刑人员,进一步放大社会帮教活动效果。

    据统计,2013年浦口监狱共有1067人次服刑人员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其中新上岗及转岗培训183人,特殊工种新培及复审共计87人,初级工培训取证797人。借助社会教育资源在监狱内开设各类实用技能培训班,使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能获得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证书,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增强回归社会的信心。

    夏苏平介绍,为推进教育改造实效,近年来,浦口监狱积极探索出监教育,目前构成了出监教育六大特色教育体系,模拟法庭实训强化服刑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开展模拟社会仿真实训提高服刑人员融入社会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服刑人员发展能力;设立电子阅览室帮助服刑人员及时了解社会信息;运用信息平台实现与司法机关信息互动;开展心理矫治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归位。

    “这些富有特色的出监教育工作机制,使预防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工作全面加强,教育改造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夏苏平说。(记者于呐洋)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