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文化频道> 法治文化

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警营文化

2014-01-17 09:33: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大家谈

键对键交流,屏对屏应答。如今,警民互动越来越多在网上进行。业务工作、释疑解惑、政策解读、法律条款,百姓打开任何一个公安网页,都可以从中获得一定量的信息。而更多的百姓,也开始从网上对公安工作发声,质疑者有之、提问者有之、建议者有。这其中不乏警方和网民成功互动的例子。可以看出,公安机关只要敢于发声,工作没有瑕疵,完全可以主动回应网上舆论,改变网络舆论被动应答的状况。而这本身也是警营文化的一个功能,甚至是警营文化向民间输送的一个有效途径。

笔者需要强调的是,警营文化并不是孤立的或者说封闭的。相反,警营文化来自民间,但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文化上的疏离现象也确实存在。如何破解这种疏离感,这需要有效的途径。传统的警营文化向民间传播,手段其实是非常狭窄的,受空间、时间、地域、人员等多重限制。比如经常搞的进警营活动、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一直都在制作播放的案件类节目,都有上述提到的几种局限性。经常搞的与群众互动联欢活动,更是事倍功半,并不都能达到付出与收获的平衡,这是传统媒介以及传播手段单一造成的问题。

使用互联网来传播警营文化,目前还仅仅是刚刚起步,从公安部到各个省市,基本上还处于摸索的状态。但互联网文化平台彰显出的软实力,从一开始就起到了传统传播手段起不到的“倍增器”作用。一些很火的警察名人微博事件,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警营文化传播中,一个个体民警都能通过“自媒体”的形式,利用互联网为公安工作作出正面的宣传,而且很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获得群众和百姓的掌声。充分证明了利用网络传播警营文化、创建警民和谐关系的大有可为。

警营文化说一千道一万是为公安工作服务的,而互联网警营文化平台的建设,将为公安工作搭建一条警民之间看不见的软性交流平台。而这种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渗透交融,将会使人民群众更加认同公安工作。也从一定程度上抵消掉公安执法中负面的信息和舆论,更加有利于警营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夏延民)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全国铁路公安机关警营文化片区现场推进会召开
·全国铁路公安机关警营文化片区现场推进会召开
·贵州遵义新蒲开展“警营文化周”活动
·警营文化应当温情落地
·由企业文化谈警营文化创新
·警营文化:小派出所里的“大文化”

·警营文化:小派出所里的“大文化”
·江西赣州公安:警营文化花繁枝茂
·注重警营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山东烟台机场边检站开展“警营文化月”活动
·注重警营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
·武警潍坊支队借“风筝之都”打造特色警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