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宛诗平
新春佳节快要到了。年关之际,干部该往哪里走?其实,每位党员干部都应当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
在春节之时走亲戚,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习俗,也是个礼尚往来的礼节,这里面透着友情和团结、热闹和喜庆。在我们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走亲戚的习俗被传承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新时期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每年都要深入百姓家中过年,问寒问暖。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走基层问民生,来到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向全国广大一线职工表示慰问,向全国广大老年群众致以祝福。李克强总理去年在天津考察期间,在西于庄棚户区一连走进五户居民家中,仔细察看居住情况,询问雨天是否进水、冬天怎么取暖……
每逢年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纷纷来到基层,深入一线,看望慰问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里。这种“到群众家里走亲戚”的活动,为传统习俗带来新风新貌,给人温馨的感觉。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走亲戚的热流中,也隐藏着一种暗流,与深入群众的访贫问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些人走亲戚,不是以“天下为公”的情怀向下走,而是揣着小算盘往上跑。他们以“联络感情”等为名,走领导家,走关系户家,走大款家,用公款送人情,为自己捞好处。这些人,有时也向下走,不过是为形势所迫。纵然走,也是走马观花,走走过场,做做样子。表面上虽然为群众送了温暖,其实骨子里并没有群众,没有把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冷暖真正放在心里。
年关岁底,干部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反映了党员干部的品德和理念,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意志和作风。向下走,是执政为民的需要,是人民公仆的职责所在,是群众路线的方向。向上走,尤其是别有用心地向上走,进行权钱交易,利益交易,就很容易走向腐败,走向堕落,走向犯罪。
期待各级干部能够认准自己的定位,不但在年关之际,更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到困难群众中走一走,真正把老百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中。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尽心尽责,为民担当,老百姓才会从内心深处信任我们,才能从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