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小区具有居民结构复杂、基础设施短缺、管理主体单一、社区认同感低等特点,直接影响着小区的治安状况。

◆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手段往往难以到位,甚至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

关键词:开放式小区;老旧;防范

  从统计数据来看,一般居民小区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等侵财案件发案数占发案总数的40%以上。侵财案件高发可能导致整栋楼群、整个小区居民的安全感下降。为此,公安机关应积极扮演好居民小区治安防控工作“引路人”的角色,增强群众自防意识,提高保安员的人防技能,完善物防、技防措施,进一步织密居民小区治安防控网络。

一是明确职责,不断强化源头监管

小区防范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住建、公安、社区、街道、物业、小区居民等共同参与,涉及人、财、物等方方面面,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住建部门要在小区建设规划之初就将小区安全防范纳入规划之中,遵循“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原则,抓好源头监督管理;公安机关要做好居民小区的防范指导工作,帮助建立治安保卫组织,健全门卫值守、巡逻盘查等内部制度,加强指导考核奖惩;社区街道要加强对小区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的指导,组织小区居民成立或自发成立邻里互助守望小组;物业公司要设法不断消除治安盲点。对于物业公司自聘的保安员,公安机关要及时协调物业公司撤换年龄偏大、责任心不强的保安人员,加强对保安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

二是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物防、技防水平

公安机关要联合社区、街道督促物业部门实施封闭式管理,在充分考虑小区居民车辆及行人进出规律前提下尽量做到夜间少开大门,实行定时关开;要指导小区启用单元门禁系统,对小区单元防盗门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督促物业部门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技防建设力度,对现有的低端监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全部安装多角度、高清监控探头,新建投入使用的小区必须安装高清监控设备并通过验收,以达到震慑犯罪与服务警方侦查破案、固定证据的双重效果。

三是加强宣传,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公安机关要强化对小区治安形势的分析研判,定期与物业部门、社区以召开联席会议、警民恳谈会等形式,查找治安防控问题和薄弱环节。社区民警要结合小区发案特点、嫌疑人作案手法、体貌特征等,采用悬挂宣传横幅、散发宣传单、入户走访、预警提示等形式,对居民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传授安全防范实用技能,指导居民安装、加固防盗门、栅栏和防盗门锁,培养居民养成电动车入库停放、离家锁好门窗、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警等意识。

四是强力打击,以打击促防范

当前,居民小区的案件主要是入室盗窃等侵财性案件,公安机关要充分研究分析案件规律特点,坚持重拳出击,以打促防。治安和刑侦部门要相互配合,治安部门尤其是派出所要发挥工作优势,深入辖区掌握第一手信息;刑侦部门要依托现有信息资源,加强信息研判,加大入室盗窃等侵财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努力遏制案件的多发势头,真正提升小区业主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成因

居民小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城镇的居民小区建成使用时间较短,开发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大多不正规,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现阶段小区治安防范措施和防范制度普遍不健全,部分小区特别是安置区基础设施落后,小区封闭性较差,出入口多,安保人员对出入人员、车辆既不登记也不盘问,也不开展全天候巡逻;小区内技防设施普遍缺乏,门禁系统质量差、管理不善,有的甚至无电子监控系统。诸多因素导致了居民小区在治安防范上的先天不足,致使小区内侵财型犯罪案件多发。

小区业主安全防范意识淡薄。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走进小区成为业主,一些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制约了小区物业管理的正常进行。小区业主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对物业管理工作不配合、不支持,导致很多管理措施难以到位。小区普遍存在机动车乱停乱放、不加装锁具的现象。有的业主自我防范意识差,家里存放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外出不注意检查门窗关闭情况,加上多数住户白天家中无人,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旦发生案件,一些业主又往往因未及时报警、缺乏保护现场的意识,使一些案件失去了最佳破案时机。

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现行相关物业管理法规规定,负有小区治安管理监管职能的部门有公安、城建、社区居委会等部门。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有些小区的规划缺乏合理性和前瞻性,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差。很多小区没有集中停放摩托车、电瓶车的车棚,停车位严重不足。有的社区居委会没有充分发挥管理和协调的职能作用,未能依法组织协调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督促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规范经营,难以给小区居民提供良好服务。小区虽然普遍建立了警务室,但是有的警务室未能有效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治安防控基础依旧薄弱。

南京江畔人家小区:居民自治打造安全的开放式小区

采集信息,让每个人都认识自己

居民自治,让居民管理居民

单位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山东惠民县东方花苑小区:协调街道组建义务巡逻队

一是完善防范措施,注重源头治理。

二是优化防控力量,实现齐抓共管。

三是强化防控手段,消除问题隐患。

天津蓟县安裕小区:微信群成为小区防范得力助手

    “刚才从南口进来一个穿蓝衣服的男子,40多岁,戴灰帽子,大伙注意一下啊!”2013年9月12日,天津市蓟县安裕小区“4050”巡逻队员王大姐在微信群内发布一条语音。随后,其他巡逻队员通过微信连续回应:“看见他了,进楼了。”“刚才问了楼下的大妈,说这个男的好像不在这儿住,小王你是不是过来看看?”“小王”就是社区民警,民警小王一边迅速赶往现场一边在微信群里留言:“大伙都盯住了,我这就到了。”3分钟后,民警小王和同事在小区一幢居民楼内将正在用改锥撬防盗门的嫌疑人杨某当场抓获。这是天津市公安局蓟县分局文昌街派出所利用微信群加强开放式小区治安防控的经典案例。

   “人盯式防守”是安保利器

没有高端的智能门禁系统和监控设备,也没有专业的保安队伍,甚至连物业也没有,但几年来一直保持零发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有不少这样的老旧小区。“请问你找谁?”“我找×××,到他家吃饭。”“他家住最里边那栋楼,一直走到底就到了。”笔者刚到南宁北大北路一个老旧小区大门前,就听到门卫与访客的对话,而且问清情况后,门卫一直目送访客进入要找的居民家。

    住户少投资让“警铃入户”

近几年来,云南省马龙县公安局城区派出所针对开放式小区治安防范能力较弱的特点,鼓励小区居民加大安全防范的科技投入,做到“警铃入户”。使用这种报警系统的群众只须缴纳1000元左右的费用,相关公司便在其住宅安装报警装置,并将户主选定的两个手机号码与报警装置链接,一旦有不速之客进入住宅,手机即刻接到警铃声,住户即可迅速报警或赶往家中处置,警方接警就会立即出警,巡警也当即联动。

报警系统既解决了开放式小区安装视频监控探头费用太高而不愿承担费用的矛盾,又实现了“住户少投资,警方跟踪服务、巡警联动”的防范格局。经营烟酒的李先生指着在龙泉路某开放式小区租用的住宅里安装的报警装置说:“以前,由于担心住宅被盗,一直不敢多进货入宅,经常因货物脱销而影响效益。现在,通过‘警铃入户’,我们非常放心,进货也多了。”

构建三道防线织密治安防控网络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公安机关将加强开放式社区治安防范作为平安建设的切入点,落实各项措施,积极构建三道防线,织密开放式社区治安防控网络,有序推进整治工作。据了解,相关试点社区盗窃发案同比下降73.33%。

一是构建人防网络。不断丰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形成派出所、街道、社区等各有侧重、相互密切配合的三个巡防力量层面。二是构建物防网络。对小区内部结构进行梳理整顿,增设治安岗,对部分敞开路段进行合围,提高开放式小区的治安防范能力,对于确实无法进行封闭管理的小区,推广楼道门建设,社区民警逐门逐户宣传动员,并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提升物防水平,有效破解了开放式老旧小区的治安防范难题。三是构建技防网络。开展“技防进万家”活动,通过社区民警日常走访和警民恳谈活动,鼓励开放式小区居民家庭购买安装技防产品,大力营造“科技保平安”的浓厚氛围。

    “破窗”零容忍

根据实践,开放式小区具备破窗理论的模型基础,破窗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无序与犯罪的相关度问题,开放式小区的特点导致其社会环境的无序,当这种无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滋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对公安机关而言,对付“破窗”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零容忍”,对任何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无论大小均积极主动地依法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破窗”产生的熵,将社会环境的无序降低到破窗效应的阈限以下,从而维护小区的秩序。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分局为例,该分局将辖区划分为18个网格、133个巡区,配备60名警长、14名巡长和56名探长,每个巡区配置9至25名警力,确保警情发生5分钟内到达现场,另组建50人的机动巡逻队随时待命增援,切实消除处警时巡防空当。此外,在治安情况复杂、人口流动量较大区域建立57个警务室和治安岗亭,24小时执勤,承担除刑事案件之外的所有派出所事务,从时间和空间上织密防控网络。“破窗”零容忍的策略,使得该辖区内开放式小区2012年度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9.7%,抢劫、抢夺、入室盗窃等侵财类案件分别同比下降39.8%、16.9%、3.8%。

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群防群治工作是我国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特色,加强这一工作是提升开放式小区治安管理水平的重中之重。要动员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加强群防群治组织建设,二是形成高效、自觉的群防群治机制,三是加强公安机关对群防群治工作的领导。以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为例,西彭派出所整合社区综治、流动人口管理专干、城管、小区物业、企业保安、农村中心户长等力量,组建了83支守楼护院队、“小喇叭”喊话队、社区巡防队,统一佩戴“平安护卫”红袖标,在专职巡防队指导下负责各街巷、小区和农村散居地区的巡逻。通过加强群防群治工作,该辖区2012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6件,侵财案件同比下降24.86%,万人发案率连续5年保持33.2起以下。

增强安全防范手段

安全防范从手段可以分为人防、物防、技防,而开放式小区“三防”手段往往难以到位,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因此,加强安全防范手段是解决开放式小区治安问题的直接途径。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分局为例,该分局针对入室盗窃常用攀爬、技术开锁等手段,全面摸排单体楼6253栋、散居户1.4万家的物防情况,动员新增安装门禁系统289个、安装联网报警系统17个,在开放式住宅区落水管、阳台、围墙等易攀爬部位安装防爬刺985个,涂抹黄油等“曲化斜化”处理1325米。辖区2013年入室盗窃案件同比下降9.43%,刑事、治安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4.87%、10.76%。

居民小区侵财案件高发可能导致整栋楼群、整个小区居民的安全感下降。为此,公安机关应积极扮演好居民小区治安防控工作“引路人”的角色,增强群众自防意识,提高保安员的人防技能,完善物防、技防措施,进一步织密居民小区治安防控网络。

  平安课堂:策划/刘琳 (中国长安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