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写法官诠释为民情
以河南法官孙振民为主人公的《风雨路法官情》一书出版首发
座谈会现场
为实现公平正义,一代代法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记录河南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省法院原副院长孙振民历程的《风雨路法官情》一书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1月12日,该书首发座谈会在郑州召开。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树茂,平顶山市中级法院院长郭保振,河南法制报社社长王庆礼,省法院、郑州中院、郑铁中院以及平顶山、周口、开封等法院的同志3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此书由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作序。
据介绍,此书作者是由曾跟随孙振民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作品的法官(现任兰考县法院院长)马中东撰写,是一部“法官写法官”的作品。这本书真实记录了孙振民同志的人生经历和生平业绩,具有较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马中东说,写《风雨路法官情》这本书并非是一时冲动,而是自己多年的心愿。算起来,至少在10年以前就已着手收集资料,有了要写这样一本书的想法。“1998年,孙振民到开封市中级法院任职。这一年的下半年,他从基层法院挑选写作和宣传工作人员,当时还在开封市南区法院工作的我有幸被选中借调过去。此后,我一直在孙院长的关怀下成长,即便是在他离开开封到省法院工作这10多年中,我们也始终没有中断联系。”
据马中东介绍,孙振民是1978年12月到法院工作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开始走上法治道路。他在法院工作了30多年,从基层法院到中级法院,又到省高级法院,任职经历丰富,可谓是新中国法治进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正因如此,自己想把他的法官生涯记录下来,并经过反复构思,决定把他的人生经历作为一部“个人版的中国当代法治史”来写,试图通过他的人生经历,生动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曲折、艰难的法治进程。
王庆礼说,作为第一批的读者,我一口气用5个小时读完了这本书。我是把这本书作为长篇人物通讯来读的,这是近年来我读得最认真、收获最大的好文章之一。这篇好文章用十分质朴流畅的笔触写了一个好人,展现了一个好时代。我认识孙院长已经10年了,孙院长是我十分敬重的领导、兄长。他是一位很有担当的人,无论从平时对他的了解,还是本书对他的描述,我们都能感受到,随着岁月流逝,他个人的内涵和智慧更加日益丰厚,但他内心的纯粹和淡泊没有改变。
郭保振坦言,拿到书后他是爱不释手,这本“法官写法官”的真实经历更是引起了他的共鸣,感同身受。法官是一个神圣职业,为实现公平正义,一代代法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孙振民同志从最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也为法院的审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河南大河大图文传播有限公司杨长春说,《风雨路法官情》这本书语言简洁质朴,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孙振民同志果敢、正义的人格品质,作者描述每件故事着墨不多,仍能让人感受到事件背后的艰辛和感动。尽管这是一本法官的人生传记,但值得所有人去阅读、去思考,主人公敢于担当、勤奋刻苦、坚忍不拔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王树茂说,人民法官的经历难写,能真实反映法官职业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风雨路法官情》一书的出版,是我省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法院文学创作和思想宣传工作的一件大事、喜事,更是我省法院文化建设中的一枝独秀,真实还原了老法官简单并且传奇的职业生涯,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孙振民同志是从最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法官,在法官这个群体中颇具代表性。他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也为法院的审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法院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反映法官题材的作品还不多,《风雨路法官情》一书的出版,开了个好头,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法官、关注法院,进一步激发大家对法院文化的兴趣,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风雨路法官情》作者简介:
马中东,高级法官,笔名古桥,网名绝代老头。1992开始发表作品,在全国百余家报刊共发表各类作品200多万字。出版有散文集《回望汴梁》,参与创作编写《解密中国雇凶杀人大案》、《开封故事》、《大宋科技成就》等多部文学作品。长篇纪实文学《灭门之火》被《人民法院报》连载;报告文学《真水无香》被评为全国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首席记者吴倩通讯员宋玉/文记者樊勇军/图)
·河南:郑州交警严查客运车辆违法
·河南郑铁公安:"双鹰""天眼"保障旅客安全
·河南信阳:常态化警情研判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河南三门峡中院:协助台湾法院送达司法文书
·河南唐河:围绕民生严打群众满意度提升
·河南:“一校一法官”制度获评最佳事例
·河南:“一校一法官”制度获评最佳事例
·[视频]武警河南总队:推进全面建设科学发展
·[视频]河南:检察院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河南新密:创新三项机制缓解案多人少压力
·河南郑州司法局引导干部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河南驻马店建立四大机制实现打击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