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警务到街面,服务群众面对面”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热切期盼,建立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的屯警、用警勤务模式,是当前山西大同市公安局提升警务效能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的警务改革模式之一。
以王武道局长为领导的新一届班子上任以来,带领全局同志外出学习、考察,同时根据大同市实际情况,结合警务合一改革趋势,创新警务工作模式、改革用警体制,努力构建“综合用警、屯警街头、扁平指挥、打防并举”警务机制,全面提升警务效能,组建综合警务支队,建立警务工作站。
依托警务工作站打破警种界限,一警糅合多警种能力,单个警力作用最大化;转变工作思路,变“被动”接警处警为“主动”接警处警;实现网格化布警,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立体防控网络;扁平化勤务指挥体系,减少指挥层级,直接指挥最小作战单元,实现对警情的快速处置应对。当前运行一切正常,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一警多用 综合警务高效快捷
冬日的暖阳照耀着“雁北明珠”——大同市,而去年12月前全部验收完成并正式运行的“警务工作站”,在保护大同人民安全的同时,也像暖阳一般温暖着大同人民的心。在获知这种深受群众欢迎的警务模式之后,记者来到大同,切身感受这种创新警务模式给群众带来的便利。
走在大同市区的主要街道、社会环境复杂地段,常常会看到许多规格统一、蓝白相间的警亭:屋顶上闪着警灯,屋檐上的LED宣传屏上滚动播放着很多标语,如“警察工作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等。这些警亭就是大同市公安局自去年9月以来逐渐建立的警务工作站,他们如同“士兵”一样守卫着大同;这也是大同市公安局创新警务工作模式,进行综合警务改革的主要成果。虽然目前正处于刚刚运行阶段,但早已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大同市南郊区五里店机械厂附近,一辆大卡车停在马路中间,一位民警在忙着疏导交通,另一位正在帮助司机联系附近最近的汽车修理厂。这是记者在走访警务工作站过程中看到的一幕,“我们这里的民警职权较广、综合业务能力要求也较高,我以前是巡警,像这种临时处理交警业务的事情很多,有些与巡警业务没有丝毫联系。”其中一位民警告诉记者。
记者初次看到这一幕时,以为是两位交警在执勤,详细了解情况后得知,他们是大同市公安局南郊区分局的民警,在其所辖范围内的五里店警务工作站执勤巡逻。“我们负责在外巡逻,解决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比如说交通秩序的维护、社会治安的维护等等。”另一位民警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来到五里店警务工作站,工作站面积不大,屋内陈设简单但关键硬件设备一应俱全:一个监控器显示屏,随时监控工作站附近区域情况;两台电脑;一部接警电话机和一个对讲机;一张桌子、三把座椅;墙上贴着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八项工作职能等。“我们南郊区分局对工作站建设非常重视,严格按照市局要求,统一配备了人员、设备,分局领导经常不定时走访各个工作站。”经文保队的队长刘立新告诉记者。
小小警务站,作用却不小,它成为大同市公安局为民服务的直接“窗口”,真正下沉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在屋檐的LED显示屏上滚动着两句标语,“工作行不行,群众来评判”“民警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在五里店警务工作站,记者遇到正在走访警务工作站的大同市公安局南郊区分局局长赵武官,他告诉记者,“警务工作站都是按市局统一要求建立的,统一配备人员、设备,主要为群众提供咨询、求助、报警等各项服务,屋顶上的两句标语就是时刻在警醒干警要心系群众。”
根据大同市公安局关于建立警务工作站的要求:警务工作站必须“亮起来、守起来、动起来”,即24小时警灯常亮,24小时必须留人值守,24小时民警巡逻。让群众始终感受到警察就在身边,实现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提高群众的见警率、民警的管事率。
在五里店警务工作站附近,记者遇到散步的张大姐,“我们这里以前太晚都不会出门,现在这里建了警务工作站,这些警察24小时都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张大姐的女儿也告诉记者,“以前我下了晚班走到这里都不敢自己回家,必须要我家人出来接我,现在我晚上回家都能遇到正在巡逻的民警,感觉安全多了。”
警务工作站按照市局要求,除留两名值守民警在工作站接警或服务上门群众以外,其余的民警必须出去巡逻,变以前的“被动处警”到现在的“主动处警”,遇到任何突发事件,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及时予以处理,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我们现在要求我们的民警要成为全才,成为综合警务办理员,不断提升公安范畴以及非公安范畴业务的处理能力。”赵武官局长告诉记者。
各种琐事、大事等与群众有关的事情,无论是否属于公安业务,群众都会找上门,也都在警务工作站服务范围之内,因此,对民警的综合业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多数地区按照“一事一设”原则划分警种,强调上下对应和专业分工,多个警种职责分明,单一勤务运作,各管其事,但大同市成立警务工作站后,要求一警多能、一警多用。“我以前是治安警察,几乎不去处理交通案件,结果现在在巡视的过程中,遇到交通拥堵或交通事故纠纷等,我就要及时处理,然后再上报所里。”五里店的李警官告诉记者。
一警多能、一警多用有效地节约了警力,充分将民警能力最大化。“拿交通事故来说,民警可以将一些小的交通事件处理并尽快恢复正常交通秩序,就没必要调派交警专门赶往事发地处理事故,既浪费了警力,还延误了办事效率。”南郊区分局薛守卫副局长告诉记者。
综合服务 警民双方实现多赢
布局在主要街道、环境复杂地段的警务工作站,没有地域限制,凡是上门求助的群众,都会竭尽所能解决问题。“我们这里不仅仅咨询上户口、出入境办理等公安范围内的业务,就是咨询别的问题,我们也会通过联系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十里店警务工作站的值守民警告诉记者。
位于绿洲西城小区门前的十里店警务工作站里,值守民警告诉记者,“工作站特意配备两台电脑,一台是公安局内网,一台是连接外网,帮助上门群众查询资料。”在绿洲西城小区的外面,记者遇到李女士,提起建立在家门口的警务工作站,李女士非常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个工作站建在我们小区门口方便多了,前两天我要给孩子上户口,就是在这里问到上户流程和所需证件,上午问了,准备好材料就去派出所,很快就上好了户。”而在一旁的王大姐提到三年前自己给孩子上户口的经历,至今觉得身心疲惫,“那个时候没有工作站,办理户口不知道需要啥东西,我前前后后往派出所跑了不下三次,不是证件不齐,就是证件不对”。
在东信警务工作站,记者见到了正在带队值班的云中商城派出所所长杨文伟,东信警务工作站由云中商城派出所直接负责,说到警务工作站的建立,杨所长非常感激市公安局推出这样的警务改革举措,也非常感激南郊区分局领导对警务工作站工作的支持。“以前没有工作站的时候,很不方便,群众有事找不到我们,我们去了也没固定地方,现在我们以警务工作站为依托开展工作,非常方便,而且市局、分局领导非常重视,没有让我们基层派出所出一分钱,就给我们配齐设备。”
以前,云中商城派出所民警在东信一带巡逻,都是四处查看,东信附近没有固定接警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群众只能通过打电话到所里寻求帮助,而现在却有邻近的固定工作站接警,附近随时都有警察巡逻。杨所长告诉记者,“现在顾客需要帮忙都有地方可以找了,我们民警服务范围很宽,在巡逻中如果遇到顾客与商户因买卖起纠纷,我们要负责协调;路人找不到路,我们也要负责帮忙指路,总之现在是我们什么事情都要管,只要是群众找上门的,或者我们巡逻遇到的都要负责处理。”
云中商城派出所以东信警务工作站为依托,加大巡控力度,1月5日下午,成功抓获两名扒窃嫌疑人薛某、范某,当时两名值班民警正在海盛服饰城附近巡逻,发现有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经过跟踪发现薛某、范某偷了服饰城某商户手机,通过耐心询问与调查取证得知,薛某不是初犯,而是河北省的网上逃犯,有吸毒史,入室盗窃在逃。“以前我们这一带小偷小摸现象很多,自从警务工作站建立了之后,到处都有巡逻民警,发现丢东西现象少多了。”在东信附近逛街的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警务工作站建立的广覆盖化、站内服务内容的综合化以及与群众对接的零距离化,使得服务群众更加方便,案发率显著降低、群众见警率显著提高、防控体系更加严密。
警务前移 民警形象更入民心
警务工作站可以看成是派出所的深层次延伸,是公安警务工作的完全化前移,实现群众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民警的效果,增强群众的心理安全感,而在当前运行的警务工作站中,部分警务工作站在群众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事找警察”这句话在现实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警务工作站成为群众解决问题的首选之地,无论大小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工作站帮忙解决。对于东信警务工作站来说,处理矛盾纠纷、反扒反窃、指路咨询等成为他们工作的家常便饭,附近群众也非常依赖警务工作站。
据警务工作站的一位值守民警回忆,一次物流园发生斗殴事件,群众马上跑来警务工作站报案,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拨打110,“现在有了事情,警务工作站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哪个工作站只要我们需要帮忙,他们都会帮忙的。”一位群众说。在商城逛街,外地消费者走散联系不上,首选就是跑到工作站寻求帮助,一次外地来大同购物的顾客,在和自己的朋友走散后,手机又联系不上,也是到工作站,在民警的协助下,通过广播找到了对方。
在大同市的某些地方,上到违法犯罪,下到家庭矛盾,群众都直接就近找警务工作站。区委警务工作站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元旦当晚10点多钟,回去村的冯大姐哭着跑到警务工作站,请求民警的帮忙,她的丈夫喝醉酒后回家耍酒疯,打得冯大姐不能回家,“晚上那么冷,我没地方去,就想到了警务工作站,我还怕他们晚上已经下班不在了呢,结果他们都在正常上着班。”当班民警跟随冯大姐来到家中,帮助其丈夫醒酒后,耐心劝说使夫妻二人缓和了矛盾。
警务工作站的建立,使得警民关系更加融洽,很多群众为了感谢工作站的帮助,也会反过来帮助工作站。今年60多岁的平旺村张大爷,儿子早已各自成家,但户口一直没有单独分出,于是张大爷来石料厂警务工作站询问户口办理手续,在值守民警耐心地解释与说明下,张大爷明白了相关流程与手续,就在张大爷离开时发现工作站的门锁有点不好,于是便主动要求给工作站修理门锁,“你们帮了我,我以前就是修锁的,现在我反过来感谢你们嘛!”张大爷笑呵呵地告诉民警。
记者在与南郊区分局赵武官局长聊天时,他告诉记者,“市局的这个改革措施深得民心啊,群众有事,第一时间能够想到我们工作站,这是我们公安干警的骄傲,说明群众打心底里接受了我们,信任我们。”
尾 记
大同,这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兼有“中国雕塑之都”和“中国煤都”之称,在大同市公安局全体干警的竭力保护下,变得更加安全,变得更加和谐与美丽。
大同市公安局以保护人民为己任,不断改革创新,全力保卫大同、守护着大同人民。走在街头巷尾,“警务工作站”可以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群众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帮助;在这里,群众可以获得充足的安全感;在这里,“有事找警察”得到真正的实现。
现在的大同更安全了,到处可以看到警务工作站,到处可以看到执勤巡逻的民警。警灯亮起来了,执勤民警守起来了,巡逻民警动起来了,公安系统为维护全市治安稳定、创优发展环境、保障安居乐业贡献着自己的无穷力量。(陶欣龙 高洁 冯飞)
·山西长治城区法院:实行案件监督卡制度
·山西太原:春节期间严查五类安全隐患
·山西公安便民服务在线平台迎来一岁生日
·山西政法委书记检查全省“两会”安保工作
·山西大同车站派出所强化查危防爆工作
·山西政法委书记检查全省“两会”安保工作
·山西政法委书记检查全省“两会”安保工作
·山西阳高政法委开展党员组团进社区服务活动
·山西:高速公路48个春运安检站启用
·山西朔州:小小宣传台 传递交通大安全
·山西大同实现涉未成年人案全部单独审理
·山西晋城城区公安服务群众三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