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台细则,进一步规范伤害案件办理程序
伤情鉴定须24小时内开委托书
一个说:“轻微伤,肯定是轻微伤。”一个说:“不说重伤都算好的了,至少也该是个轻伤!”一起小小的伤害案件,即使面对公安机关的伤情鉴定报告,因当事人对伤害程度认识不一,执法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而久拖不决。2014年1月1日,《河南省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实施,破解和规范伤害案件中的难点、关键点,依法公正办理伤害案件。《细则》要求,伤害案件受理后,对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办案民警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伤害人到案发地县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进行鉴定。
轻伤以下由派出所管辖
《细则》规定,轻伤以下的伤害案件由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公安派出所管辖,重伤及因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由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管辖。如果在被伤害人伤情不明、难以确定管辖的,由最先受理的部门先行办理,待伤情明确后,再移交相关部《细则》规定,被伤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故意伤害(轻伤)案件,办案民警应当告知被伤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如果被伤害人要求公安机关处理的,《细则》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受理,不能以此案系自诉案件为由推诿。
《细则》规定,在伤害案件中,巡逻警力就近出警,治安民警佩戴执法记录仪,携带单警装备、取证装备、接处警登记和现场调解协议书等及时赶赴现场。同时110要视情指令技侦、特警、武警等警力待命、到场处置或布控查缉。如果案发现场被伤害人已送医院治疗而民警未来得及询问的,办案民警应当在24小时内赶到医院询问案件和受伤情况,对伤情进行拍照固定,必要时可以对被伤害人进行检查并制作检查笔录。
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力量不能满足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需要,《细则》将轻伤以下的伤害案件现场的勘验、检查交由受理案件的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公安派出所负责。
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书
《细则》要求,伤害案件受理后,对需要进行伤情鉴定的,办案民警应当在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告知被伤害人到案发地县级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进行鉴定。经两次鉴定,当事人仍有异议的,办案部门可委托省辖市公安局刑事技术部门组织和邀请司法机关的法医鉴定技术人员及相关医学专家共同会诊。
《细则》对调查取证作出列举式详细规定,除在先期处置工作中要佩戴执法记录仪记录执法全程、细致勘验检查外,《细则》对讯问内容重点要求详细讯问案件经过、作案动机和目的、案发的环境及细节、作案工具、被伤害对象的细节以及共同违法、犯罪的合谋或合意过程、分工情况及其他同案人员在伤害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等,进一步明确对证人的询问要求及应当重点收集的除言词证据之外的其他证据。
依法调解的可撤销案件
《细则》规定,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或其他情节较轻的轻伤害刑事案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对民间纠纷等引起的构成重伤的伤害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如实供述罪行,确有悔罪表现,预交医疗赔偿费,取得被伤害人谅解的,也可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轻伤害案件,取得被伤害人谅解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调解处理。公安机关受理后尚未立案的,可以依法不予立案;已经立案的,可以依法撤销案件。《细则》还规定,公安机关依法调解并履行完毕的伤害案件,当事人反悔的,不再改变原处理决定,告知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记者张杰)
·河南:为提高改造质量 提供智力支持
·河南孟津提前享受法治文化大餐
·河南鹤壁:预防扮靓“美丽乡村”
·河南:社旗法院四项措施狠抓涉民生案件
·河南法院重拳出击打击恶意欠薪纪实
·河南:“豫法阳光”何以如此璀璨
·河南:“豫法阳光”何以如此璀璨
·河南桐柏:构筑清廉“防护网”
·河南: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去年综治平安建设工作亮点纷呈
·河南:去年郑州310名醉驾司机被刑拘
·河南公安厅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公安工作
·河南法院:公正司法为大局以人为本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