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解密杭州市下城区打造平安城区的密码

2014-01-14 10:32:2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弘扬正气 政法队伍战斗力带来公信力

    下城区还被推荐为2004—2013年度省级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全区每一个政法综治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杨国琴说,近几年,通过最美基层“平安卫士”的评选,一个个优秀政法综治干部被推到了台前。

    下城公安分局武林派出所原监控专管民警汪霞平创造了“治安动态监控技战五法”,协助破获了一批大要案,可他自己却倒在了岗位上;“办案最重要的是责任心”,下城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费志国在侦监科工作期间办理案件1000余件,批捕犯罪嫌疑人1400多人,无一错捕漏捕;下城公安分局民警沈宏说:“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就要在没完没了的现场中坚守住紧张,在厚薄短长的案卷中坚守住疲惫,在呼啸来去的警笛中坚守住艰辛,把‘敬业、专业、公正、廉洁’作为不可动摇的信念。”

    他们只是下城政法队伍的一个缩影。为了全面提升政法综治干部的素养,下城区年年举行的“武林政法名师大讲堂”都会邀请名师讲课。去年,北京大学周旺生教授专门为下城区政法综治干部作了《法治政府与中国国情》的讲座,获得了一致好评。此外,定期组织开展的全区平安创建工作培训,则提高了综治维稳队伍的业务能力。

    “平安建设工作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项永丹说,所有的成就只是一个更高的起点,今后,下城区将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努力建设基础更牢、水平更高、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下城”,为建设“平安杭州”作出更大贡献。

    平安亮点

    流动人员进网格 参与夜巡守平安

    2014年1月10日晚上,新市民邢晓朋吃了晚饭后立马往社区赶,和20多名新市民一起夜间巡逻。据悉,下城区石桥街道有46支义务巡防队,近500名新市民参与其中。

    为了让流动人员感受第二故乡杭州的温暖,街道为“新市民之家”和楼宇社区配备了专职社区工作者,并将他们纳入“平安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管理员、助理员、警员、督导员、司法员、消防员和党支部书记7股力量,将区域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统战、工会、妇联等工作整合其中。

    同时,“新市民之家”网上办事大厅、楼宇社区QQ 群、新市民手机报和党员微博架起了一张立体网络,做到流动人口社情民意“早知道、早化解、早回复”,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纠纷不上交”。

    和事佬上门促和 化解矛盾有一手

    “邻里关系要和谐,社区要有和事佬,有事上门来促和,无事串门常聊聊。”这是下城区文晖街道的市民编写的《和事佬经》,唱出了和事佬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作为杭州和事佬的发源地,文晖街道现在有45名和事佬。5年来,他们已由单纯的矛盾纠纷化解拓展为“五助”:即“居民服务的互助、困难群体的相助、公共服务的协助、法律事务的援助、归正人员的帮助”,并向超市、楼宇、学校、市场等场地延伸,成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E时代管理模式 一体化应急联动

    扫扫二维码,楼宇信息全部在手机上呈现,这是下城区潮鸣街道E时代的社会服务和管理模式。街道居民也开始习惯,需要社会服务时先上“数字潮鸣民生在线”网站,因为这里涵盖了区域党建、楼宇经济、民生服务、平安建设、城市管理等多种功能。

    而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更是开设了城管、交通、党员服务、协税护税、民政、残联、劳保等14个服务窗口,并整合了城管、公安、社区等126个监控点资源,建立了一体化应急联动机制,使街道大街小巷的治安状况都在掌控之内。2013年12月,潮鸣街道的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还被评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区发展基金颁发的社区服务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