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94轮次激烈竞价,VN35223092号竞买人以565600元竞买成功。” 1月8日上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现场,随着拍卖师手起锤落,省产权交易中心气氛热烈,在场的20多家媒体有的举起相机拍下屏幕定格画面,有的还在紧追着河北高院相关负责人采访。
当日,河北高院在拍卖现场召开网络司法拍卖新闻发布会,并现场连拍9个标的物。河北高院纪检组相关负责人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网络拍卖既公开透明,又严格保护竞买人的秘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大家看到,电子屏幕上,第一个拍卖的是河北省宏远公司名下的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友谊北大街191号2-4-401号房产,建筑面积是70.69平方米,评估价为47.36万元。
竞价首先进入3分钟的自由竞价周期,3分钟过后,网络系统自动进入延时竞价周期,在延时竞价周期内经过了94次竞价后,一直到无人加价,拍卖师敲响拍卖锤并郑重宣布:最高报价者成为本场拍卖会的买受人,拍卖成交!
在短短的26分钟内,这套拍卖房产实现了增值率19.43%。这是传统拍卖难以实现的。这个崭新的拍卖现场激起到场记者们的高度兴趣,司法技术辅助室主任徐丽英迅速被重重“包围”起来,记者们争相抛出问题:
“竞买人是谁?”“网拍跟以前传统的竞拍方式有何区别?”大家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竞价数字紧紧追问。
“竞买人?我们也不知道啊!”徐丽英笑着说。
原来,为防止竞买人报名信息发生泄露,导致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河北高院专门与河北省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买人报名信息被严格保密。
据徐丽英介绍,“传统拍卖一般是拍卖师在台上报价,竞买人在台下举号牌竞价,竞争往往十分激烈,也经常会有串标、围标的事情发生。而网络拍卖更加便利,可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竞买人在线申请竞买资格,在线竞价,大大节省了成本。同时,现场竞价往往有干扰,而在网络竞价中竞买人不见面,其出价也较为理性,成交价能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
据介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河北高院由院长卫彦明主导,大力推进司法拍卖模式改革,制定了《关于司法拍卖网络试拍规则》。网络司法拍卖于2013年9月24日开始首拍,到目前已成功完成了4次网络拍卖。(记者 李 霁 吴艳霞)
·河北高院干部选学培训班干警学习全会公报
·河北高院:推进一乡一庭建设
·河北高院聘请特邀监督员帮助改进工作
·河北高院全体干警签公约倡节俭反浪费
·河北高院聘55名特邀监督员
·河北高院:把法送到群众家门口
·河北高院:把法送到群众家门口
·河北高院要求发挥审判职能
·“法官”这个词让我觉得温暖——河北高院四位法官连续六年悄悄资助一家孤儿院
·河北高院广泛听取各界意见迅速整改
·河北高院专项治理违规公车
·河北高院:五方面抓紧抓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