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吴涛,男,汉族,1967年6月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86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甘荫塘派出所、沙冲路派出所、后巢派出所民警,云关派出所副所长,二级警督警衔。2012年12月19日,吴涛在派出所值班时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12月28日以身殉职。
主要荣誉:
2013年2月,公安部追授吴涛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周文学 通讯员 袁 鸣
儿子生日那天他倒在岗位上
“爸爸,明天是我生日,能陪我吗?”
“明天爸爸要值班,改天给你补过,好吗?”2012年12月18日,吴涛对儿子说。
“你已经五六年没能给我准时过生日了……”儿子喃喃地说。
12月19日,加班到凌晨2时回家休息没多久,吴涛又早早地回到派出所,开始一天的忙碌。17时许,民警发现他倒在办公室里不省人事。
在医院,吴涛被诊断为突发性脑溢血,必须立即手术。12月28日8时,噩耗传来,吴涛终因病情严重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公安工作、亲人、战友。
“每次回家,他只想睡觉。以前,我一直埋怨他,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再也不会烦他、埋怨他了!”妻子朱萍说。
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贴心人
贵阳市南明区后巢乡村民杨帮选说,2001年前,吴涛负责太慈村治安工作。在他的组织下,太慈村每个村民组都成立了联防队开展群防群治工作。吴涛经常带领联防队员通宵巡逻,全村8个联防队,他几乎每天都要走访一遍。当地治安持续向好,每年都获得“先进治保组”和“先进治保委员会”等荣誉,得知他牺牲的消息后,许多村民都自发前往悼念。
秦长成是1973年从几十公里外的惠水县迁入花果园村的。由于超生等原因,全家5口人20多年未上户口。得知情况,吴涛立即上门了解,并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专程赶往惠水县,帮助秦长成一家将户口迁入了本地。
“派出所领导亲自送身份证到家,我们很感动。”后巢乡麦杆村民组村民高翔敏说。上世纪90年代,太慈村有几个村民组交通不便,群众出行困难,但始终少不了吴涛为村民服务的身影。有一次,吴涛电话通知高翔敏去所里领取办好的身份证,但自己因为天下大雨不方便出行便将此事耽搁。没想到几天后吴涛把身份证送到了家里。
“润物细无声”是吴涛开展群众工作的心得。他时常对同事说,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有时不能起到破获案件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坚持,群众的满意度会提高,公安的形象也会随之提升。
2001年,吴涛从后巢派出所调到云关派出所工作时,100多名后巢乡村民得到消息后,集体写信给南明分局党委,请求把这位“群众贴心人”留下来。
调解化处基层矛盾的高手
云关乡和后巢乡处于贵阳市城乡接合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各种开发建设项目较多。当地“不种地、只种楼”的现象导致违章建筑多,拆违难度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同时流动人口多,不稳定因素多,多种社会矛盾交织,维稳工作繁重。
吴涛在派出所长期负责辖区维稳工作。他善用调解方式,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有时甚至冒着危险也要守住矛盾化解的最后一道防线,将许多社会矛盾化解在了基层和萌芽,防止了矛盾的积累和激化。
2008年,云关乡苗族村寨的几十名村民与公路施工方发生纠纷。这些村民多为上了年纪的苗族村民,前去处置的民警沟通困难,工作难以开展。吴涛常年坚持自学苗语,是贵阳公安系统有名的“苗族通”,立即邀请自己的苗族朋友一道前去,成功化解了矛盾。
2010年,因木头村木头寨土地征拨问题,一家祖孙3人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可能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吴涛赶到现场,彻夜对其祖孙3人进行劝解,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祖孙3人被吴涛的行为深深感动,认识到一家人和睦团结最重要。此后,他们再也没有发生过矛盾。
“我们老百姓很少会遇到大案要案,有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梁小毛说,村民们拥护吴涛,就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本职工作,将群众的“小事”视为“大事”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