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人民法院2013年工作综述

2014-01-12 08:41: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古语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西谚又语:“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迅速确立“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三化建设”工作方向,内涵式发展工作路径,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人民法院工作形成了新的布局,成绩斐然,成效初显。

    指导思想清晰坚定

    工作目标具体明确

    审时度势明晰人民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规划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这是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

    一年来,人民法院坚持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求和人民法院工作规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改革创新,人民法院工作形成了新的布局,实现了新的发展。

    目前,全国法院广大干警自觉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行动已经蔚然成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充分履行审判职能

    保障促进社会发展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第一要务,不仅关涉司法权威,更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制定践行司法为民加强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意见,陆续出台一系列督促和强化执法办案的制度措施,切实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履职。

    工作中,人民法院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审理新疆“4·23”暴力恐怖案,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彰显了法治尊严。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妥善化解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产生的民商事、知识产权等矛盾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改革创新。高度重视做好涉港澳台案件审判工作,加强司法互助,促进“一国两制”基本国策的落实。妥善审理涉外案件,为对外开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据统计,2013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307万余件,审结、执结1103万余件,同比分别上升4.96%和3.46%。

    牢牢坚持司法为民

    依法维护人民权益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一切司法活动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

    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及时制定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危害食品安全、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一系列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文件,不断加强相关案件审判工作,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同时,人民法院还坚持依法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妥善处理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案等一批冤假错案,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人民法院的这些举措和行动,社会各界反响良好,媒介好评不断,纷纷称赞是贴近民生、服务民生之务实措施。

    强力推进司法公开

    切实确保司法公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以公开促公正,成为最高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强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将深化司法公开作为确保司法公正的一项有力举措,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三大平台建设。截至今年1月1日,全国已有13个省(直辖市)法院实现三级法院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在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方面,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中、基层人民法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熟经验。

    同时,大力推进庭审直播,建立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设立“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最高人民法院还和许多地方人民法院一道开通微博微信,及时公开薄熙来案、奇虎与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案等重大案件审理过程,增强了司法透明度,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另外,为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人民法院还继续开展主题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不断完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等制度,收效良好。

    就这些司法公开之举,一些代表委员高度肯定,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切实抓住了确保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要害,值得提倡和坚持。

    司法改革拉开序幕

    顶层设计紧锣密鼓

    司法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积极稳妥推进。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近年来改革经验,积极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意见,同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涉诉信访改革、废除劳教制度等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审判权运行机制、深化司法公开、人民陪审员制度等重点改革,继续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另外,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设立执行指挥中心,建立健全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大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效缓解了执行难问题。

警钟长鸣正风肃纪

队伍建设见微知著

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事关公正司法能否实现,事关人民法院科学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专门制定加强队伍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人民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按照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创新教育培训工作,举办新任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院长培训班,推进基层法官轮训,开展巡回授课,探索网络教学,加强“双语”法官培训。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还建立了全国法院“司法人才库”,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高层次审判人才;坚持典型引路,开展向“最美基层干部”翟树全学习等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和工作作风。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掀起了专项整治违规使用公车、违规经商营利以及清退会员卡等活动,大力倡导“十个不准”纠正不正之风,切实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健全完善反腐倡廉和正风肃纪长效机制。

信息技术全面应用

四级法院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全面应用,满足审判工作和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要,是新时期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任务。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应时而动,确立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决定实施“天平工程”,随后又雷厉风行,成立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开始建设信息集控中心,整合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资源,基本形成了覆盖四级法院的业务网络。

据悉,目前各级人民法院正在全面推进信息化在司法审判、司法人事、司法行政等方面的应用,信息化标准及安全体系也已初具规模,信息化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新闻宣传强势出击

做好新时期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对于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切实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良好形象,有效凝聚法治共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意义十分重大。

一年来,围绕人民法院重大工作部署、重要司法解释、重大案件审理和重大先进典型,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积极完善新闻策划,组织开展系列报道,不断加强正面宣传,提升人民法院工作影响力。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健全了新闻发布制度,各级法院通过建立完善报刊、网站、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充分发挥自有媒体作用,形成了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全国31个高级法院微博建立了微博群,社会反响强烈,称之为法院微博“国家队”,好评不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面对已经到来的2014年,全国法院广大干警纷纷表示,今年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切实为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法院2013年工作盘点
·四川公安2013年工作盘点
·四川司法行政2013年工作盘点
·黑龙江政法委肯定省边防总队2013年工作成果
·贵州黔南州法院2013年工作综述
·山西晋中市司法局召开2013年工作汇报会

·山西晋中市司法局召开2013年工作汇报会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13年工作总结汇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