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宁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认真贯彻《人民调解法》,立足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实际,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彰显特点,努力构建“大调解”、“大服务”工作格局,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全年调解矛盾纠纷8313件,调解成功8047件,成功率为96.8%,防止因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2件涉及131人,防止群体性上访68件涉及3070余人,防止群体性械斗6件涉及350余人,调解矛盾纠纷涉及20990余人,金额2226万元,人民调解工作呈现八大亮点。
亮点一:矛盾纠纷化解新平台搭建。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分级预警、应急处置、联动联调、信息传递反馈、重大社情报告、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形成了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
亮点二:人民调解与非诉法律援助衔接机制建立。积极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与非诉法律援助衔接机制,将人民调解与法律援助两项业务职能紧密“捆绑”,形成了从受理矛盾纠纷到解决矛盾纠纷“一条龙”服务,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实现了人民调解工作与法律援助工作的优势互补。
亮点三:首家全省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城东区司法局成立了全省首家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校园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保障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亮点四:首例全市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案件成功调处。西宁保险合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了首例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案件。该案的成功调处,为建立、完善保险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促进依法、公正、高效化解矛盾纠纷,为保险当事人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纠纷解决渠道。
亮点五:首个西宁市人民调解员专家库建立。大通县司法局认真研究当前矛盾纠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建立了西宁市首个人民调解员专家库,通过专家库智力优势,以全面的政策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工作技巧,帮助化解重大疑难和涉及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
亮点六:西宁市人民调解备案制度建立。推行了人民调解备案制度,实行年度备案,动态管理,各区(县)基层司法所依属地化管理要求,动态掌握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情况。对于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打造规范化人民调解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亮点七:西宁市人民调解员协会成立。协会的成立,使西宁市6300多名人民调解员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对于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自治功能,搭建全市人民调解员相互交流、学习平台,保障人民调解员的合法权益,推进西宁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亮点八:“人民调解在身边”官方微博开通。西宁市司法局在新浪网正式开通了“人民调解在身边”官方微博,定期发布人民调解最新信息、图片和视频,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倾听社会公众和广大网友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了全社会参与人民调解的浓厚氛围。
·河北:用法治思维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北京司法局创新模式对微博纠纷开展人民调解
·首都人民调解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湖南今年要全面建立人民调解案件“以奖代补”制度
·河南省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66个
·司法部: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