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用法治思维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2014-01-09 10:47:38 http://www.chinapeace.gov.cn/ 来源:河北法制网 

  坚持“四个立足” 加大指导力度用法治思维开创人民调解工作新局面

  ——访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穆思山

  素有“第一道防线”之称的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不断涌现的今天,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议,随后省“两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司法行政机关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部门如何抓好落实?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穆思山。

  记者:省委、省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关切,那么,从司法行政机关来讲,怎么抓好这项工作?

  穆思山:人民调解工作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按照“四个立足”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即立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把调解矛盾纠纷的过程变成强化群众观念、增加群众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立足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抓住改进社会治理这一契机,全面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立足构建“平安河北”格局和立足我省调整产业结构、治理大气污染做好人民调解工作,针对经济转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工作要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将工作职能向经济、民生领域拓展,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行业延伸,向“四大攻坚战”涉及的各个领域覆盖,通过深入的工作,为依法促进我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到一份光荣责任。

  记者:我省人民调解工作基础比较好,尤其是这几年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比较明显,下一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抓落实?

  穆思山:人民调解的主要任务是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首先,加大人民调解业务指导,下力气抓好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期、重点人员,组织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做到有纠纷早发现、早调解,力争把那些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损害赔偿、宅基地等常见多发性民间纠纷解决在初始阶段,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其次,继续抓好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对村(居)、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同时,积极拓展医疗卫生、道路交通、物业管理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再次,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权责明确、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努力使每一件矛盾纠纷都能得到有效化解,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及时公正办理。同时,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建立纠纷排查、疑难纠纷讨论、纠纷回访、档案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特别要建立重大纠纷报告制度,确保重大疑难纠纷和有可能激化的纠纷能够及时上报,妥善处置;建立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制度,及时梳理研究矛盾纠纷的特点、规律、成因和预防措施,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记者:当前矛盾纠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法律含量”增加,怎么做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从源头减少纠纷的发生?

  穆思山:加强法律政策培训,提高人民调解指导管理干部和广大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政策素质,是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最近,省司法厅举办了全省各县(市、区)司法局分管人民调解的副职、基层科(股)长培训班,张家口、秦皇岛等6个市司法局对全市司法所长进行了全员培训,一些地方还开展了调委会主任的培训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司法所干部队伍建设,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等资源,协助广大人民调解员依法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指导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积极参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深化改革方面的决策活动,参与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的民商事活动,及时提出法律建议。同时,指导各地结合本地情况,加大相关法律的宣传工作,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记者 杨相民)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河北张家口:用公正司法守护美丽蓝天
·河北深州司法局培训240名村干部
·河北:540件省人大代表建议按期办复
·河北:“任何时候都不能伤老百姓的心”
·河北与国家检察官学院开展合作
·河北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建议

·河北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建议
·河北日报头版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河北张家口: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安危无小事
·河北隆重表彰第二届“范党育式公安民警”
·河北开通官方微博推进检务公开
·河北环境安保队伍组建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