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市公安工作来说,2013年是亮点纷呈、改革创新、硕果累累的一年:十二运盘锦分赛区安保工作的异常艰巨、全市社会治安严打整治的如火如荼、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稳扎稳打、服务经济民生举措的件件落实、建章立制活动的真抓严管问责随行……所有的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都是对十八大确定的新思路的政治回应,都是对市委市政府平安需求的职责回应,都是对全市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盼的民生回应。
声声情切切、事事意真真。回顾2013年全市公安工作,改进作风为了人民,打击整治为了人民,热情服务为了人民,公正执法为了人民,从严治警为了人民……为民成为盘锦公安队伍高举的精神旗帜,成为盘锦公安队伍高唱的神圣旋律。新一届市公安局党委组建以来,坚持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职责,始终把保障民生作为第一需求,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责任,用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至高爱戴、对事业的高度负责,描绘出“一切为了盘锦人民平安”的公安工作画卷,点点浓墨重彩,饱含着全市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的心血与汗水,换来的是“平安盘锦”的笔走龙蛇、挥斥方遒。
谋求民福——以十八大精神引领盘锦公安方向
市公安局新的党委班子组建以来,坚持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从新的政治高度去审视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去检验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从人民群众的期待需求去改造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把“一切为了盘锦人民”作为新一届市公安局党委的工作标准和工作思路来推进公安工作改革创新。
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姚喜双同志自履新以来,56次深入社会各界、企业工厂、社区村屯、公安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为全面改革创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收集第一手资料。先后召开5次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改革创新工作,提出要从市委市政府最关注的、社会反响最大的、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环节入手,以推进“平安盘锦”建设为中心,以开展“人民在我心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建章立制、从严治警、问责倒查等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依托,全面提高公安工作水平和服务效果。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全市公安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圆满完成了十二运盘锦赛区安保等艰巨任务,2013年全市没有发生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消防安全责任事故、重大恶性刑事案件、重大网络舆情。全市公安机关的工作成果和成功经验,先后得到省、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41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盘锦公安工作成果86次,集中显示出市公安局党委过硬的指挥能力和稳控水平。
不负民望——十二运安保实现了万无一失
公安机关的政治本色,必须体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十二运”安保是我市建市以来承办的规格最高、难度最大、责任最重的一次国家级大型体育赛事,给全市公安机关提出了严峻的政治考验。为了确保“十二运”安保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和万无一失”的目标,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做最坏打算,做最足准备,抓紧、抓实、抓具体,想细、想全、想万一”的要求,科学构建了三级安保指挥体系,明确了社会面安保、涉赛线路安保、住地安保、赛场安保四大重点任务,层层捆绑了安保责任,人人落实了安保任务。先后42次召开安保推进会议,举行22次大型安保演练,累计投入安保警力6.5万人次,特别是创造性的推行了“远端近端相结合的安检模式”和“53公里涉赛线路三位一体护卫模式”,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和42场赛事安保任务,得到了盘锦市“十二运”组委会、省公安厅、全体参赛队伍、中外多家媒体的高度评价。期间,收到感谢信和表扬信90多封、锦旗15面。在省厅“十二运”安保考核中,盘锦市局总分排名第四,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
心系民安——社会治安大局保持高度平稳
打击犯罪,形成震慑,是公安机关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最高标准。强化治安打击管控,降低发案率,增强安全感,就是对人民群众最深厚的爱戴。2013年,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1993 起,其中侵财类案件 1540 起。全市现行命案发案11起,侦破11起,侦破命案积案1起,破案率109%。对涉枪15起现案全部破获,破案率100%。共抓获网上逃犯 513 人,其中故意杀人逃犯 11 人,成功抓获了2012年辽宁省1号公案主要犯罪嫌疑人。
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打假、打传销及打击发票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共破获各类制售假、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1起,扣押假冒奢侈品1500余件,扣押假药71盒。成功侦破3起公安部督办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件。成功破获了涉案金额就高达5000余万元“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成功破获了6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挽回税款损失500余万元。广泛开展“打击侵财”专项斗争。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06人,破获了团伙系列流窜盗窃通信电缆案、湖南凤凰籍系列团伙别墅区盗窃案、曲桂花团伙诈骗案等一大批案件。
扫清毒瘤、赌患、黄患,是公安机关扭转社会风气的职责担当,是爱民实践的具体体现。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以“破大案、摧网络、抓毒枭”为目标,共破获毒品案件 61 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 80 人,查处吸毒人员 572 人次,缴获毒品 2481.11 克。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2013—519号”特大跨省制毒、贩毒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缴获毒品“甲卡西酮”17公斤,“冰毒”8.5克。同时,先后组织开展了缉枪治爆、危爆物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特种行业场所大整治、娱乐场所涉黄涉赌治安问题大整治、打击六合彩赌博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共查处行政案件283起、行政拘留113人,刑事拘留8人,捣毁赌博窝点31处,收缴赌博机31台,取缔黑旅店13家,提升了社会面治安管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社会风气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人民群众远离“黄赌毒”的防范意识在逐步增强。
特别是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治安严打整治行动,取得的战果远远超过上半年工作总和,刑事发案量与上半年环比下降28.8%,捕诉嫌疑人、整改安全隐患、缴获毒品、抓获涉毒人员、治安行政拘留、交通违法拘留分别是上半年的1.38倍、2.3倍、5.5倍、3倍、1.5倍、2.5倍。成功破获了中央领导批示的“961”特大骗取贷款案、“10.25”特大绑架案、“11.05”特大抢劫杀人案、“11.17”系列抢劫强奸案等29起大案要案,切割私自改装超高超长大货车475台,破获入室盗窃案211起,在全市形成了强大的严打震慑威力,有力的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
解决民患——为人民群众构筑公共安全防范屏障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全市公安机关下属的内保分局、公共安全监察支队、交通分局、交警支队、消防支队、食品药品侦查支队、各派出所(三级消防列管)都涉及到公共安全职能。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检查活动。
严查生产领域安全隐患。一年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开展了石油化工生产企业、民用石油液化气销售企业、涉氨食品加工冷冻企业、建筑工地、餐饮企业、危险品运输等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取缔危险品运输车辆非法维修企业14家,共端掉非法生物醇油生产窝点2家,土炼油窝点10家。石油液化气黑窝点12家,收缴报废液化气钢瓶320余个,抽检各类电梯1598部;查处校车和幼儿园车问题车辆12台次。围绕中石化青岛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检查化工企业30余家,发现安全隐患40余个,已责令企业限期整改。特别是对中石化铺设的总计81.5公里地下输油管线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严厉打击公共安全领域违法犯罪活动22起。全面提升社会防控火灾能力。为了实现火灾防范关口前移,市公安局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将消防 规划选址意见做为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审批要素的会议纪要》,加强对建设项目规划阶段的审批。全年新建市政消火栓70个、消防水鹤3个。先后开展了石化企业、公众聚集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彩钢板房及外墙保温材料、宾馆饭店等“会诊式”的大检查。共检查单位6418家,发现隐患5252项,整改5174项,罚款230.1万元,临时查封103家,三停51家,拘留18人。大力加强第三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发现火灾隐患57369处,整改火灾隐患56541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15346份,行政拘留58人,罚款532950元。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及有影响的火灾事故。
全面加强社会交通管理,严打“马路杀手”。全年治理危险路段35处;全面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新增交通岗78处,增设交通标志134组。持续组织开展“三超一疲劳”等大规模整治行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9万起。其中:酒后驾驶60起、超速行驶4.6万余起、超员129起、超载990起、涉牌涉证1.2万余起、暂扣车辆7020台次、暂扣驾驶证740本、行政拘留1102人,移送起诉65人,有效遏制了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全市共发生交通事故197起,死亡74人,受伤242人,财产损失72.94万元,同比分别下降20.88%、36.21%、1.22%和37.71%。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
服务民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拉近警民心灵距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市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与全市经济共建设同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人民在我心中”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身体力行帮扶民困。市公安局党委一班人带头走访慰问贫困户,访疾问苦,帮困解忧,解决生活难题和上岗就业等实际困难,全局823名党员民警共投入帮扶资金986,200元,解决实际问题400多件。特别是有效破解了农民工讨薪难问题,制定出台了《盘锦市公安局关于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查处工资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共立专案64起,为农民工追回工资7亿多元。通过实实在在的扶贫帮困、走访解难,全面夯实了公安机关的群众基础。
满怀深情创新服务。市公安局党委始终把服务经济和保障民生作为第一需求,实现从围绕中心向融入中心、从外围配合向深度服务的深度转变。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阳光作业”,畅通服务“绿色通道”,进一步实施和延伸“双十条”出入境便民措施和服务企业单位“四大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等举措,建立了“服务质量问责制”,彻底根除窗口单位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召开了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家代表参加的全市服务经济建设座谈会,现场解决了企业家提出的13个疑难问题。12月17日,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公布《盘锦市公安局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便民利民十五项新举措》,真正做到把老百姓的事当作直系亲人的事去办,真正让新举措落地有声、迎合民意、赢得人心。让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安机关的爱民诚意,得到服务实惠。
迎合民意——队伍正规化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革新
提高民警素质,塑造警队形象,是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迫切愿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讲诚信、守规矩、守纪律”的要求,市公安局党委把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来抓,通过采取建章立制、纪律作风整顿、问责体系建设、重大事项报告、常态化督察考核等一系列队伍正规化建设手段,队伍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广大民警中形成了求真务实、主动作为、奋勇争先的良好风气。
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取信于民至关重要。为此,市公安局党委组织各县区、各警种部门研究制定了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务实性和管用性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重大事项报告、公安执法规范、警务政务规范等制度,以正式文件下发执行,在队伍中形成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责可问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每名民警对市局党委的决策部署,都能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执行、第一时间落实,依靠制度约束、激励的效能已经全面显现。
坚持从严治警,以全方位的工作问责推进各项公安工作的全面落实。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先后实施各类督察37次,纠正各类问题73项。出台了《盘锦市公安局纪律作风问责制度》,以此作为从严治警的新纲领,硬起手腕,铁面执纪,严明警纪警风,实现将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民警守住法纪的底线,并开展了交警、治安、出入境、消防等部分警种特权大整治活动,全力消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六个多月来,市局党委对18个警种部门、36名民警给予了问责处理,通过“铁腕治警、铁腕治懒、铁腕治庸、铁腕问责”的方式,有效防止了公安队伍执法犯法和发生大恶丑问题。
全面提高从优待警水平,提升公安队伍士气。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市公安局想方设法加强从优待警工作,通过争取政治待遇、落实安保补助、组织民警健康体检、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奖励比例、解决民警两地分居的“团圆工程”等一系列从优激励措施,有效解决民警心理上、工作上乃至身体上的“亚健康”状态,为民警营造一种政治上有奔头、待遇上有甜头、工作上有劲头的良好氛围。激情展望——全市公安竭力实现盘锦人民的“平安梦”
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公安机关不断推进深化工作创新的改革之年。市公安局以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运用改革的思维、拿出改革的勇气、付诸改革的行动,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全面推进全市公安工作的改革创新工作,实施“五大改革工程”,从公安职能、服务效能、队伍建设、社会满意度上实现全面转型,为努力开创盘锦公安工作新局面,确保全市政治经济治安环境的高度稳定。
近日,市公安局五次组织召开党委会议,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紧扣盘锦公安工作实际,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实效化的公安改革,具体包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现有的审核审批项目进行梳理,并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能够下放的随时下放县区管理。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探索建立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治安防控体系改革。提请市政府把全市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建设纳入公安联网平台当中,满足当前信息化时代、网络化社会和智能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眼”的防控打击效能。推进公共安全体系改革。从改革警务运行模式和应急机制入手,将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建立全市各部门处置重大安全事故联动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完善相关预案、组建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定期开展合成演练活动,时刻做好及时妥善处置可能发生的重大公共安全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推进全市公安信息建设改革。整合社会各类信息资源,打破行业“信息孤岛”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和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公安机关机构改革,坚持“小机关大基层”的改革理念,把利于工作、利于实战、利于增效作为首要原则,实现“解决机关机构繁杂的问题,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解决职能重叠多头执法的问题”的目标,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真正把机构改革和警力整合转化为“平安盘锦”的正能量。
同时,严格执行中央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要求,狠抓领导干部办公用房、用车等生活待遇的自查自纠工作,规范招待、差旅等公务费用的管理和使用。加大纪律作风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各类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工作都在制度问责的压力下快速开展。充分发挥市公安局纪委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执法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严肃查办民警违纪违法案件,努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具有盘锦公安特色的惩防体系。
2013年的辉煌成果,是做好2014年公安工作的基石。在新的一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将竭诚奉献、奋发图强,送民安于千家万户,送稳定于城市乡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更大的辉煌。(薛长生 陈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