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重庆:五年立法规划的背后

2014-01-08 13:36: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法制报 

    2013年,是重庆市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开局之年,当年底,市四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规划表决通过。而这,与去年6月启动的首次全面清理重庆市地方性法规相关。此次清理,进一步摸清了地方性法规的“家底”,清理报告中“尽快修订的34件法规”的建议纳入了该规划。该立法规划确定的立法项目共105件,其中第一类为条件比较成熟、本届内拟提请审议的立法项目44件。该立法规划的背后,还有值得回顾与展示的亮点。

    委托“会诊” “四性”定向

    “坚持慎立多修,注重管用有效,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说,这是2013年新一届市人大常委会确立的立法原则。

    于是,本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将继续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那么,现行的法规体系有无空缺、疏漏,现行法规有无滞后、缺陷等,都须掌握。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洪说:“这就要求我们先要摸清家底,才考虑下一步的立法之路怎么走。”因此,去年6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委托西南政法大学全面清理现行法规存在的问题,为编制近五年立法规划提供依据。而此举,在全国省级人大具有开创性。

    以前,市人大常委会也开展过法规清理,但那是人大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的内部清理,且主要针对法规与所依据的上位法有无冲突而进行的专项清理。而此次是全面清理,是对直辖以来现行的195件法规的清理,规模很大。

    这次法规清理,在全国没有先例,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反复研究,多方征求意见,最后,合法性、适当性、实效性、技术性这“四性”确定为此次法规清理的标准。

    郑洪解释,合法性即看现行地方法规与宪法、国家法律和国家行政法规的规定是否抵触;适当性,主要看地方特色突出与否,是否适应现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效性,主要看法规原则性规定是否太多,对上位法细化是不是到位,可操作性强不强;技术性,主要是看现行法规是否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立法技术规范和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地方立法技术规范要求,找出立法技术性的问题。

    督导并行 系统具体

    西南政法大学组成6个项目组,动员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到此次规模宏大的法规清理中。

    该校对195件单项法规清理报告进行了两次分组内审,并召开了两次专家论证会,对195个单项报告从文字表述、报告格式和具体规范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历经4个月后,西南政法大学形成了全部法规的单项清理报告和总报告。这195件单项报告和总报告,对每一部法规都比较客观地指出了在“四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总报告,文字不长,不到1万字,但有35个附表,既有对现行有效的195件地方法规的总体评价,肯定了地方法规的成功方面,又从学者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的办法,客观分析法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郑洪说,委托给了第三方,不等于就没事了,与清理并行的是市人大常委会的督导。

    为确保法规清理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与西南政法大学的沟通协调机制,双方召开了四次协商会议。张轩和郑洪多次到西南政法大学听取汇报,指导、帮助法规清理,及时协商解决法规清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了由常委会领导为组长的7个评审验收工作组和1个联络组,分别对195件单项报告进行了评审初验,并就其中的一些单项报告与负责清理的专家分别交换意见,在修改完善报告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了法规清理成果评审初验情况报告,按照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提出评审建议。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对法规清理成果进行了评审验收。

    去年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法规清理成果验收领导小组对西南政法大学完成的法规清理成果通过了评审验收。

    成果应用 适时启动

    西南政法大学对相关法规的立法背景和适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反复“会诊”,最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处方”,即“对34件法规作为尽快修订项目的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运用此次法规全面清理的成果,结合国家立法情况,认真研究法规清理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立法建议,将其中建议"尽快修改"的34件法规纳入五年立法规划草案,还广泛征求了市人大代表和在渝全国人大代表的意见。

    该立法规划草案先后六易其稿,在广泛征集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协商后形成。

    新的五年立法规划拟安排105项立法项目,数量与上届基本持平,但呈现出制定项目减少、修订项目增多,审议项目减少、调研项目增多等特点,审议项目与调研项目、制定项目与修订项目的构成更合理。

    张轩指出,“立法规划”是今后几年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统筹安排立法工作的指南,要积极督促、推动有关方面按照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抓紧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定期举行“立法工作推进会”沟通协调各方意见,要倾听基层群众和一线干部意见。要更加注重开门立法,确保立法充分体现群众意愿,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规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此属首创 中立专业

    对市人大常委会的此次法规清理,十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和十一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康生认为,“这在全国是首创,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将对重庆的立法工作起到大的推动作用。”

    参与此次法规清理的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盛学军也感受颇深:这么大一个规模清理,全部交给一个高校做,在全国过去基本上没有先例。学校动用了5个法学院100多名人员,分成6个组,参与的人员数量大,完全是一次大规模的兵团作战。

    委托中立机构清理,体现了科学决策的态度,首要特点是中立性。盛学军说,能充分考虑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利益方的权力或权利,确保真正能用中立的态度来审视各类意见分歧和利益纠纷,其价值是非常显著的。清理中,他发现,过去,执法部门参与了调研、起草的法规,可能存在一些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设计问题。执法部门对其权责设计不尽合理,权力相对大些,而责任少一些。对此,清理报告将其纳入。

    一个人,需要在一定周期全面体检,才能及早发现毛病,及早预防和治疗,解决平常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此次清理也如此,发现了法规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了解决方法。

    记者 唐孝忠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回望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工作
·河南人大法委会负责人就立法规划进行说明
·授权发布: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0日公布五年立法规划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30日公布五年立法规划
·宁夏拟将电梯安全问题纳入立法规划

·宁夏拟将电梯安全问题纳入立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