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省法院实施多项措施,围绕提高审判质效、强化司法公正、推进法治河北建设进行整改落实。
省法院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着力提高审判质效。研究制定了《案件流程管理办法》和《案件质量评查办法》,切实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出台了《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立案件发回重审、改判、指令再审沟通机制的暂行规定》,规范案件发回改判报批程序,规范案件再审事由。推进司法公开常态化,在政务网站内设立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三大信息平台,实现一网联通。制定《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实施办法(试行)》,从今年1月起,除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适合公开的案件和调解案件外,省法院及各中院的裁判文书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同时,全省三级法院都开展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并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在法院官网开设“网评法院”栏目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为了解决立案难问题,去年12月,省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法院立案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简化立案手续,畅通立案渠道,并且赋予基层人民法庭立案权;为解决诉讼难问题,建立和完善了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制度;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积极推进、努力实现全省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管理系统与社会征信系统信息数据库的对接,实现法院和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加大对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全省法院坚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听取民意,严格落实省委《关于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意见》,认真开展蹲点调研。制定、落实省法院《特邀监督员工作实施办法》,去年省法院在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中聘请了55名特邀监督员。推动法官与律师在工作中的良性互动,省法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规范法官和律师关系的意见》。
全省法院在陪审员使用、配备和选任标准上更多体现司法民主和基层需要,实施“倍增”计划,扩大选任范围,到今年底,人民陪审员数量争取达到1万名。根据群众司法需求和工作需要,本着便民原则,完善法庭布局,恢复一乡(镇)一法庭,方便群众诉讼。(记者 刘波)
·河北深州司法局培训240名村干部
·河北:540件省人大代表建议按期办复
·河北:“任何时候都不能伤老百姓的心”
·河北与国家检察官学院开展合作
·河北征求民主党派意见建议
·河北日报头版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河北日报头版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
·河北张家口: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安危无小事
·河北隆重表彰第二届“范党育式公安民警”
·河北开通官方微博推进检务公开
·河北环境安保队伍组建到位
·河北表彰10名“范党育式公安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