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辽宁

辽宁沈阳:全力提升司法公信

2014-01-07 15:13:2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沈阳中院与辽宁省委党校共建教育基地。陈有伟 摄

  沈阳中院周维远院长带领沈阳中院500名法官宣誓。陈有伟 摄

  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东北三省经济、文化、科技、交通、金融商贸中心。2012年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7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2850亿元,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沈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使诉讼案件以9%的增幅逐年增长。2013年,沈阳法院受理案件161888件,审结150396件,同比分别增加11.4%、10.3%,约占全省法院案件三分之一。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司法公信力。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司法形象

  沈阳中院院长周维远认为,司法公信力是司法赢得社会公众尊重、认同和信赖的能力,它是司法的生命力,是人民法院的立院之本。司法工作只有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公正,并发自内心地信任和服从司法,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此必须首先着力于加强队伍建设,从而实现提升司法形象的目标。

  着力改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沈阳中院制定了《沈阳法院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7年,法官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中院要达到100%,各区法院要达到90%以上,三县一市要达到85%以上;硕士以上学位人员,中院要达到50%以上,力争60%;各区法院要达到30%;三县一市法院要达到20%。要提高法官招录门槛,真正将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引进法院。自今年起,沈阳中院招考干部原则上要求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并且第一学历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各基层法院要求全部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继续与辽宁大学、吉林大学联办法学硕士研究生班,鼓励法官参加学历教育,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三个法官群体的培养。加强青年法官培养。沈阳中院一线法官队伍平均年龄仅为37岁,36岁以下法官比例高达37%。青年法官学历高,但社会阅历和审判经验不足。有针对性的加强青年法官培养,培养他们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加强专家型法官培养。从今年开始,沈阳中院将从优秀法官中确定各审判领域的带头人,有计划地选派他们进行高层次进修,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加重大课题调研活动,撰写调研文章,打造精品案例,在有影响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至2017年,要培养出30余名在本审判领域或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法官。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以30——40岁年龄段、能力业绩突出的审判长骨干为主体,总体规模在中层干部指数1至1.5倍之间。对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及时放到重要岗位锻炼,力争至2015年,中院领导班子要有45岁以下的成员、40岁左右的后备干部,基层法院领导班子要有40岁以下的成员、35岁左右的后备干部。

  切实改进司法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推进学习型法院建设,大兴学习之风,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气。引导法官通过学习来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周维远同中院党组成员、15个基层法院院长及中院党组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人之间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了发生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主要领导要追责、直致引咎辞职。出台《案件查处工作细则》、《信访举报工作实施细则》,对违法违纪实行“零容忍”。对举报和投诉的人和事,一件一件的去调查核实并做出处理。规范法官职业行为,构筑法官与律师隔离带,将全市两级法院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亲属从事律师或法律服务职业情况和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在法院网上予以公示,每年都进行核实更新。

  推进司法公开 增强司法透明度

  司法公开是保障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的重要途径。导致当前司法公信力不强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司法和普通群众还存在一定距离,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还未能得到充分实现。公开是自信的表现,公开是最好的宣传,公开也是最有力的监督。

  周维远院长对记者说:中院一是全面落实司法公开制度。立案公开上,要做到各类案件的立案条件、立案流程、法律文书样式、诉讼费用标准、缓减免交诉讼费程序、当事人重要权利义务、诉讼和执行风险提示、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及案件进展等情况全部公开。审判公开上,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并为旁听和报道提供便利。要公开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基本情况。在法庭上要公开所有证据,并公开宣告判决。案件延长审限的情况也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在执行公开上,除法律禁止公开的信息外,执行的依据、标准、规范、程序以及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等执行过程要公开。在听证公开上,对开庭审理程序之外涉及当事人或者案外人重大权益的案件,对申请再审案件、涉诉信访疑难案件、司法赔偿案件、执行异议案件等案件实行公开听证。在文书公开上,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适宜公开的案件和调解结案的案件外,所有结案的裁判文书一律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在审务公开上,法院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种规范性文件、审判指导意见、非涉密司法统计数据、分析报告、重要研究成果、活动部署及违反规定程序过问案件的情况和人民法院接受监督的情况要向社会公开。

  二是发挥司法个案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沈阳中院在中央媒体上大力宣传沈阳法院和法官形象。同时与沈阳日报、沈阳广播电视台办好“法官说法”、“法官之声”、“七月阳光”等法制宣传专栏,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把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深入开展“万名学生看法院”活动,选派优秀法官深入企业、校园、社区、村屯开展法制宣传辅导讲座,探索与高等学校联办现场教学基地。前不久,沈阳中院与省委党校联办沈阳中院现场教学基地正式揭牌。发布未成年审判、行政审判“白皮书”扩展到各审判领域,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注重宣传效果。沈阳法院目前已实现了两级法院微信平台全部开通,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法律、了解法院、了解司法权的运行情况。

  三是建立健全民意沟通机制。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法院互联网站建设,开通法院院长信箱、法院官方微博,广泛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引导民众更多地从法律立场而非情感立场考量和评价司法裁判,为民意注入更多的理性。到2013年底,裁判文书上网率达到50%,庭审网上直播达到每周一案。另一方面,要求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关注民意、重视民意、体现民意,将感性化的民众舆论与理性化的司法裁判协调统一起来并积极做好判后答疑,以案释法工作。

  加强审判管理 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石。只有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切实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司法权运行,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提升司法水平和司法公信力。”周维远对记者说。

  如何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司法公信?中院的做法是: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审判专业化建设。沈阳中院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职能作用的若干意见》,让审判委员会委员带头办案、带头接待、带头调研。审判委员会委员要直接参加案件审理。审判委员会委员每年参加合议庭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的数量,院级领导不少于10件,庭长不少于本庭年人均结案数的20%。审判委员会委员每年参加审判委员会会议的次数,院级领导不少于应到会次数的70%,庭长不少于应到会次数的80%;每年主持或参加审判长联席会议讨论案件的数量,院级领导不少于30件,庭长不少于本庭年结案总数的10%。加大审判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科技法庭、远程视频提讯室,引进开发审判应用软件等,提高审判效率。目前,全市法院建成了27个科技法庭,沈阳中院建成了全省首个远程视频提讯系统,年内在全市15个看守所建成17个远程视频提讯室。

  二要强化质效考评。要层层设定质效考评指标。沈阳中院将各项指标进一步分解细化,落实到各部门、各合议庭以及个人,真正做到从中院到基层法院,从部类到部门,从院长、庭长、审判长到承办法官、书记员,从一审、二审、再审到执行、信访都有责任指标,实行动态的、综合的、全程的考评管理。完善质效考评方式。要在审管办集中统一考评的基础上,采取部门自评、部门之间互评、院里评查组考评、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现场考评、市法院考评委员会对各基层法院抽查考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考评,提高考评的公平、公正和实效。要充分利用考评结果。不仅要将考评结果作为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还要根据考评的动态情况,加强管理和调度。对完不成责任指标的单位、部门、个人,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警示、整改和处理。

  三是必须明确审判权责。完善以合议庭为核心的审判权责体系。缩减审委会研讨案件的范围,简化案件审批程序,真正放权于合议庭。细化合议规则,对合议庭成员阅卷、评议、表决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合议庭的审判活动要由审判长主持,全体成员要共同参加开庭审理,要全部参加案件评议,充分发表意见,独立行使表决权,要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合议庭成员要共同审核裁判文书,确认无误后签名,防止出现合议庭成员参而不审、合而不议、议而不决的现象。院长、庭长可以对合议庭的评议意见和裁判文书进行审核,可以建议合议庭复议,但不得改变合议庭的评议结论。院长、庭长要亲自办案,亲自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变案后指手画脚为一线亲力亲为。(记者 刘宝权)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辽宁沈阳警方年办警民恳谈744次
·辽宁:代表委员旁听百案效果良好
·辽宁全省加强岁末年初社会面治安管控
·辽宁铁岭:实实在在为妇女办好事
·辽宁朝阳整治妨害诉讼和执行行为
·辽宁加强岁末年初社会面治安管控

·辽宁加强岁末年初社会面治安管控
·辽宁鞍山紧跟民意打造惠民警务品牌
·辽宁大连打击假肉假烟假酒保春节餐桌安全
·辽宁鞍山铁东警方助农民工讨薪护送返乡
·辽宁凌源检察院“三大工程”强化队伍建设
·辽宁规范村规民约维护妇女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