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
近日,江西省新余市举行市级机关公务用车首场拍卖会,并规定今后市管干部(包括县级)都不再配备公车,而是每月发放300元到2500元不等的交通补贴。
自从2013年11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以来,“取消一般公务车”,“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成为公车改革的大方向。但其间仍不乏争议,焦点就集中在公车补贴的额度上。
公车补贴会不会成为变相加薪?这是人们最大的顾虑,媒体亦曾曝光过个别地方的“天价车补”。从新余市制定的标准来看,其额度并不算高,但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公车补贴不能矫枉过正,应该满足公务活动的基本需要。
公车补贴务必把握好度,太高或太低都失之偏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改的成败,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公开打造一个有效的监督体系。如果每一笔公车补贴的发放都说得出来龙去脉,经得起公开评议,那么公车改革的成功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