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8日,“2013第八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举行,六盘水市政法机关“三铁措施”服务非公经济促进社会和谐荣获“2013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
这是贵州省政法战线的一次大胆创新,“铁心支持企业发展、铁腕保障企业建设、铁规服务企业管理”的“三铁”冲击波让六盘水这座资源型城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铁心:千方百计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
已经在六盘水打拼了20年的大世界百货董事长陈建飞第一次碰到政法机关主动找上门,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动。特别是印象中的“强势机关”主动提出要与自己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对接,做好保障和支持,陈建飞坦言“做梦都没有想到”。
搞煤矿的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代华远对“铁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感受更为深刻。他告诉记者,与过去经常性的拿钱消灾相比,如今非公企业终于面对矛盾纠纷挺起了腰杆,在政法部门的保驾护航下,依法依规来处理各类矛盾。
为切实优化服务非公企业的各项便利措施,六盘水政法机关短短时间内拿出了三项“铁”制度——
县处级以上干部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制度。市直政法部门县处级以上干部与33家重点非公企业建立联系,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指导和帮助企业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力保障了企业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的正常顺利进行。
实施“企业治安顾问”制度。市公安机关先后选派了760名民警为657家民营企业、重大项目担任治安顾问,无偿提供治安咨询、安保指导、法制信息沟通等服务。同时,在治安复杂、矛盾较多的企业和重点建设项目设置警务室37个,派驻民警65人,帮助企业完善内保组织,落实安防措施。
广开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不到一年时间,六盘水政法机关相继推出了25条涉及户籍、出入境、车管、消防等非公企业人士常涉及的管理领域的便利措施,为他们在六盘水创业、发展打造“服务高地”。
一位非公企业人士感慨,六盘水政法部门的“铁心”,既是服务非公绝不含糊的决心,更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的爱心。铁腕:保障发展净化企业周边治安环境
非公企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扰,特别是企业周边的治安环境。“阻工扰工、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盗抢物质”成为非公企业不时碰到的问题。
如何给非公企业打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六盘水市公安机关提出了“涉企隐患必须除、涉企重点案件必须破、涉企求助必须帮”的“三必须”要求,持续不间断地在企业周边进行治安整治专项行动,
通过实行涉企重点案件领导督办制、涉企案件回访、回告制以及定人员、定时间、定举措、包破案的“三定一包”措施,集中侦破了一批涉企治安刑事案件,打掉了一批涉企犯罪团伙。
上市公司“福建永辉”于去年6月正式入驻六盘水,之前该公司西南地区的高层曾经就正常经营保障的问题提出过担心,可在开业前一个月,该高层实地来转了一圈后,十分高兴地打消了顾虑。原来在即将开业的永辉超市门口,他看到了一个治安岗亭,“六盘水公安机关的服务意识让我们感觉特别好。”此后,这位高层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这个事情。铁规:让企业赢得时间降低成本得到实惠
在采访中,多位非公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于他们而言,感受最深的是政法机关的“服务”。
“服务”何来?来自政法机关两个方面的主动而为。
面对个别地方、部门和少数公安民警不同程度存在的“冷硬横、拖推卡、吃拿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六盘水政法机关实行全天候24小时接受投诉举报和监督。
面对非公经济组织安保工作规范缺失、自行其事、工作滞后的状况,六盘水政法机关出台实施了《六盘水非公经济组织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暂行办法》,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尚属首创。目前,六盘水已有326家大中型非公企业健全完善了内保工作机制。
“服务”何往?体现在非公企业与政法机关的良性互动上。
在自身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部分六盘水的非公企业家挤出了290多万元为中心城区64个治安岗点购置了64台警务电动车;
在“见义勇为基金”募捐活动时,非公企业家们纷纷慷慨解囊,市、县两级募集基金累计达到1800多万元;
六盘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徐立平表示,“三铁”措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其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为非公经济发展服务,全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洼地效应”。
·贵州六盘水特色消防宣传品为冬防宣传添亮点
·贵州六盘水为学生送去“法制盛宴”
·贵州六盘水治安整治“333”工程见成效
·贵州六盘水:大力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贵州六盘水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
·贵州六盘水出台“两项制度”便民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