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33件
承办单位邀约代表考察现场“答题”
“自2014年起,安徽省将对中小学新任教师实行全省统一公开招聘,逐步建立‘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制度。”看到这一重大教育举措的出台,王文永、沈荷美等安徽省人大代表很是欣慰,由他们提出的加快教育改革的建议已经被转化成实际行动,并正在付诸实施。
安徽省历来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会同各承办单位认真研究代表建议,主动与代表沟通交流,不断拓宽有效“问政”渠道,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在落实结果上促实效。据了解,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33件建议,目前已全部办结。所提问题已解决或正在解决的有766件,超过建议总数九成以上。
结合建议办理合并解决问题
“争取将江北农产品大市场纳入国家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布局规划”是安徽省人大代表李桃春在去年人代会期间提出的建议。会议结束后没多久,她就接到了商务部门打来的电话,邀请她一起去实地调研考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既令她感到意外,也让她干劲十足。
邀约代表走基层、参与建议办理过程,是承办单位着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取得代表理解和支持的“直径”。去年以来,安徽省各承办单位强化代表建议办理方法,注重将调查研究、主动沟通和部门协作相结合,通过邀请代表考察、现场分析问题、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代表意愿,吸纳代表意见,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人大代表为民代言,所提的问题解决了才能让民受益。为此,各承办单位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作出部署安排;对需创造条件解决的问题,纳入工作计划,推进办理。不少承办单位还以做好办理工作为契机,在落实代表建议的同时,将一些相关问题合并解决,使办理工作有了新突破。如计划实施7大类38项工程的《安徽省进一步治理淮河实施方案》就是结合4个代表建议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
据统计,833件代表建议中,由安徽省政府系统承办756件,截至去年9月底就已基本办结。代表对建议办理答复满意率为96.1%,对建议办理结果满意率为95%。
回访重点督办建议代表满意度
办理的效果好不好、有没有达到代表预期?带着这些问题,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去年围绕重点督办建议,回访了人大代表对办理情况的满意度。
据了解,安徽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中,有36件作为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建议。关于社会养老服务问题有14件,占很大比重。安徽省人大代表顾琴芬领衔提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的议案是其中一件。在办理过程中,她直接和承办单位面对面交流,提出的四点建议也得到了及时答复,她对此表示比较满意。
回访中,也有代表对建议办理表示不满。像陈长贵代表就认为政府部门答复帮助农民合作社破解发展难题建议时,只回顾过去的成绩,而忘了解决当下现实问题。
对代表建议落实情况进行回访是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纵深延续。代表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经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整理、总结后,会再次交付相关建议办理单位,按照规定必须在两个月内再次书面答复代表,确保代表建议落实到位。
此外,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综合办事机构还首次承担了代表建议督办任务,扩大了代表建议督办面,推动办理“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拓宽闭会期间“代表问政”渠道
通过网络“代表问政”提出建议23件,通过“代表接待日”提出建议17件,通过专题调研提出建议37件……为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和“一府两院”工作动力,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拓宽了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建议的渠道,并及时“分流”给政府办理。
“从‘问’到‘答’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效果又快又好。”说起“代表问政”网络平台的创建,方书莲代表是赞不绝口。去年9月初,她通过这一平台对部分省示范高中跨市、县域招收学生导致录取学生流失现象提出意见,很快就收到了教育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的答复。
据了解,自人大代表与“一府两院”互动平台在“安徽人大”官网开通以来,700多名省人大代表可以在网上给“一府两院”提问题。政府机关要在两周内给予答复,并上传至平台,接受社会的监督,避免“问了白问”的现象发生。
不习惯用网络的代表,还可以在每月的代表接待日上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面对面反映问题和建议,或是约谈法院、检察院及政府部门负责人。这让有关部门不敢马虎,接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答复,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很快见效了。据悉,在去年人代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通过各种渠道提出168件建议,目前均已交办。(记者李光明)
·安徽高院送文化到基层
·安徽:推进民主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
·安徽开展反贪案件巡讲活动
·安徽铜陵边检站成立“迷你”兴趣小组
·安徽:司法行政系统“平安行动”迎新年
·安徽司法厅长下监区查隐患
·安徽司法厅长下监区查隐患
·安徽:法律援助中心为弱势群体提供维权平台
·安徽开展“访民意出实招促和谐”活动
·安徽:把发展见义勇为事业摆上重要位置
·安徽异地端12处QQ诈骗点
·安徽:两节严禁公款吃喝送礼